活動報導

從自立功課到現實感的體現 ──記桃區自立宿舍體驗營

在通力合作的過程,也凸顯著自立生活不只是練習單獨生活,更需得練習向他人求助,以完成所碰到的狀況。

暑假的到來,意味著平日努力上課、打工忙得不可開交的少年少女們,得以有更多時間可運用與籌劃,而本會(CCSA)桃園工作站於此時,開設自立宿舍體驗營,讓即將或有可能離開機構的少年少女,提前練習在外自立生活。於107年07月03日至07月06日,推動4天3夜的自立宿舍體驗營,這次前來參與的有1間機構共2位少年。

因此次參加的少年為本地的機構院生,故2位少年從一開始便自行搭乘公車加上騎乘youbike作為參與自立宿舍體驗營的開場,彼此合作扛著行李箱與背包,一路顛頗地來到自立宿舍;在通力合作的過程,也凸顯著自立生活不只是練習單獨生活,更需得練習向他人求助,以完成所碰到的狀況。此外,少年選擇了最省錢的交通工具,也說明白一件事,自立生活已無法像在機構生活那麼的隨意,起頭的第一個功課便是「如何使用金錢」。

 


▲少年透過學習單,思索著錢花到哪裡了

 

到達自立宿舍後,少年在社工的說明下,一一認識未來4天的居住環境、了解自立宿舍的規定等,同時得練習鋪好自己的床鋪。社工也在旁逐一說明活動內容、任務與解答疑惑。這次參與的其中一位少年,因即將離開機構,所以已有先行在外租屋的經驗,而另一位少年則是要到明年才有機會自立,兩人選擇分開各自執行任務,少數任務是一起完成,顯然參與自立宿舍體驗營,會因彼此間的特性或自立歷程不同,採取不同方式完成。也意味著,有多數時間是個人單獨面對任務的完成,這就是自立第二項功課「面對孤獨」。

 


▲自立的功課-自己床鋪自己整理


▲沒有手機,公共電話聯繫也可以

 

一步步執行任務下,少年開始面對著是第三項功課「環境適應」,光從睡覺、洗澡環境的改變,生活適應能力就考驗著少年,畢竟跟原本的習慣是截然不同,所以每日活動結束後,總會跟少年聊聊今日生活,睡得好不好的開頭,就引領少年開始回想與闡述今日生活,甚至與在機構生活的比較,一點一滴分辨與拼裝自立生活的樣貌,而社工立即回饋,如同當頭棒喝般提點少年們的認知與想法,也引導少年練習將想法慢慢寫入紙本內。

 


▲自立的功課-走路認識社區資源


▲經驗整理與提醒

 

透過4天3夜的自立宿舍體驗營,讓每位少年如實完成每個任務,這也象徵著參加完自立宿舍體驗營,就像長大了一般,對於未來的自立生活,更有現實感,也讓少年在「獨立自主」與「相互依賴」的兩個極端,慢慢拿捏自己適合的生活方式。(CCSA 桃園工作站/王璟琦社工組長)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