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專業+堅持~編織ㄧ張綿密的支持網絡-服務自立少年心得

她/他們缺乏家庭的溫暖、父母手足親愛,自小就與社工打交道,短短十幾年的生命歷程,充斥著被錯誤對待所產生的負面想法、情緒感受

初次踏入CCSA服務自立少年,與自己以往經驗非常不同。一樣是直接服務,但對象屬性不同,工作模式與支助內涵就有很大差別;雖然都是「非自願性案主」(指非自行求助,而是被社政單位、安置機構轉介來的),他們對社工的態度竟也有莫大差異。

 

成年個案對社工這行業充滿好奇(因為不熟悉或初次接觸社工),且體認到自己有接受服務的必要,多會主動與社工配合,而個人的成熟度(包含認知、社會化等)使他們能充分表達自己。相對地,失家自立少年不是這樣的,並且成長環境也與一般少年迴異,想要貼近、理解他們,或深入懇談,更難。

 

她/他們缺乏家庭的溫暖、父母手足親愛,自小就與社工打交道,短短十幾年的生命歷程,充斥著被錯誤對待所產生的負面想法、情緒感受,就算有被服務的需求,也常會因著自尊,抗拒社工的介入。

 

回想與自立少年初次接觸,因為難以碰觸少年的內心,深感挫敗。然而望著少年游移不定的眼神、靦腆又緊張的肢體語言,我發覺她/他們──其實是既期待又怕再度受傷害,「抗拒」並非否定需要,反是渴望有人真正能「不放棄」她/他們,能聆聽、信任、了解、珍視與尊重…,生命議題中,太多需求未曾被滿足,一直缺乏安全與歸屬感,還有生計、教育與求職資源的管道,也未有培養為自己發聲的能力。

 

專業社工的服務,是一道橋樑,連結著自立少年與社會資源;好比孜孜矻矻協助少年編織一張綿密的網絡,使她/他們實質被擁抱支持,在社會覓得立足之地,從現在到未來,漸而能自在地肯定自己、展現自己。(中區社工專員/劉美琴)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