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話來簡潔俐落、略顯寡言的阿寶,有著奔波流離的童年。她對自己的出身背景沒有半點記憶,五歲起接受安置,先是住在一個「阿姨很會唸」的寄養家庭,常和寄家的姊姊爭執、搶玩具,換到第二個寄養家庭,在社工引介下方知寄家的哥哥是自己的親哥哥,兩人自此一同生活,成為彼此最重要的依靠,小三時一同住進育幼院,生活逐漸穩定下來。
阿寶兄妹是育幼院童戲稱的「不動產」,因為當其他院童「返家日」與親戚相聚時,阿寶兄妹卻無家可返,但阿寶很知足,她喜歡待在院內靜靜的看小說、漫畫,被頑皮院童嘲笑暴牙時也不理會。老師看重阿寶性情穩定,時常委派阿寶傳遞物件或消息,阿寶都能盡責如實完成任務。只有在校課業令阿寶一籌莫展,她的學習能力一直落後於同儕,直到高中時才漸能在文科項目跟上進度,儘管如此,阿寶仍憑藉熱忱和興趣加入校內「閱讀社」並成為社長。
因課業成績,阿寶接受老師建議升讀高職餐飲科,開始在連鎖餐飲業打工,她要求自己:每份工作至少要做1.5年,不能遇到挫折就想離職。儘管意志力堅韌,18歲畢業並離開育幼院後,阿寶仍然在經濟上面臨重大挑戰,因為租不起市區套房又沒有機車駕照,她只能住在偏遠郊區、每天走路一小時去工作,所幸認識了CCSA,住進CCSA的「自立宿舍」後生活總算能喘一口氣,一面工作一面存錢的她,在社工陪伴下練習騎機車並考取駕照、尋找合適的租屋處並與房東洽談、逐步掌握獨立生活的資源和技能,2個月後順利找到租屋處,並能以在餐廳工作的薪水來支付生活開銷。不料,因工作認真盡責,三餐不定,水分攝取不足,半年後即罹患膽結石,剛開始她堅強忍耐,最後卻痛到躺在地上打滾、渾身冒汗,緊急住院後,醫院因阿寶未滿二十歲要求親人簽署手術同意書,阿寶再次為難於不想麻煩已於外縣市成家立業的哥哥,無奈病況嚴重,凌晨時分社工聯繫上阿寶的哥哥,哥哥立刻開車前來簽名,阿寶終於順利開刀。
術後阿寶在醫院住了一段時日,CCSA的社工和暖心的房東阿姨每天輪班照顧阿寶,社工為阿寶申請醫療補助,房東寬延阿寶的房租繳納期限。兩個月後阿寶重回職場,她意識到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不只留意自己的飲食和睡眠,也在後來做Mentor巡講時呼籲育幼院弟妹要照顧身體健康。阿寶特別感念房東阿姨在她無法繳納房租時,不但沒有責備她,還暖心的買來一大堆補品、煮早餐、燉雞湯魚湯、送水果來給她「補身體」;怕打擾阿寶養病,房東阿姨常把食物放在門外客廳並在阿寶房門上留下紙條;發現阿寶勤勞打掃維持整戶房子整潔時,還充滿疼愛的給阿寶零用錢說是付給她的清潔費。阿寶羞於表達感激,但種種恩典點滴在心,她將自己一路以來遇到的「好運」化為養分,鼓勵弟妹要懂得珍惜。
儘管內向寡言、不善求助,CCSA卻一次次給予和協助,像及時雨溫暖阿寶的身心。阿寶說,很多同伴在離院後「歪掉」,是為了想「擺脫」自幼以來被社工、老師管教的壓力,然而,太過放縱就容易走偏。她認為,人生來日方長,離院後好好生活的關鍵,就是好好工作、踏實生活,「收入穩定心就會定」,也能淬鍊出成熟圓融的心態,讓自己「像個大人」邁向嶄新的自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