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個體與環境間的自立適應起點 ─記桃園工作站自立宿舍體驗營

本梯學員皆為第一次參與,對此次的體驗感到興奮與期待,希望能從這些天的學習裡,提早適應自立生活。

本會(CCSA)桃區工作站於107年7月24日至27日辦理四天三夜的自立宿舍體驗營,這次前來參加的,是遠從雲林上來的三位少年。本梯學員皆為第一次參與,對此次的體驗感到興奮與期待,希望能從這些天的學習裡,提早適應自立生活。

少年一到自立宿舍,社工人員便帶領他們認識未來四天的住宿環境,從少年整理寢具用品、確認宿舍工具能否使用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少年對於自立有初步的概念─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

 


▲自己的寢具自己整理

 

而後,社工員開始介紹此次體驗營的任務流程,並指導該如何填寫學習單。「每一筆花費都要記下來喔?!怎麼這麼麻煩。」少年這麼說,「哇!真的要打電話給房東嗎?」每一個疑問都是平常從沒有接觸過的事,社工藉此機會向他們說明,這些都是將來獨立生活時會面臨到的考驗;從記帳、租屋、求職各方面的技能裡,使其具備現實感。因此,每一項任務都有其重要的意義及內涵。

第二天活動開始前,社工詢問少年,到了一個新環境,是否能夠適應、有沒有睡的好…等,少年們提到前一晚因兩人本身睡眠習慣較晚睡的關係,所以時間雖很晚了,卻還是在聊天,讓原本住在自立宿舍內的少年頗有微詞而開口要他們節制。相對地,他們自己的心情也變差了。

聽到這裡,社工問及他們對此事的看法為何,他們不滿的說:「我們的聲音明明沒有很吵。」此時,少年們所面臨到的,正是與室友、鄰居生活模式上的磨合、協調。少年在安置機構內都是與從小一起長大、有著相似家庭背景的朋友同住,但是離院後會接觸到的,是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人,因此「同理」也是自立生活很重要的一環。

社工請他們換個立場想想看,若今天是自己忙碌了一天,這麼累了卻得忍受隔壁鄰居發出或大或小的噪音、無法好好休息,是不是也會很生氣?他們才理解了對方的感受。

在求職的體驗上,以往由家人陪同找工作的他們自信滿滿地說「很簡單!」,社工笑道「好,那你們假裝我是雇主,想一想找工作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準備呢?放輕鬆點沒關係!」

雖請他們不要有壓力,但模擬演練時還是看得出來少年的緊張,「以前都是家人幫忙聯絡的。現在一時想不到…」少年說。因此社工用提示的方式,說明求職時可以注意哪些方向,一步步陪伴他們完成自立的任務。

最後是租屋的關卡,一開始先由少年們自行完成任務,後以討論方式檢視學習狀態。檢視學習單後,社工發現少年對於房型的辨別較沒有概念,於是詳細的介紹了該如何租到最適合自己的屋子;並請少年們閱讀租賃契約,以互相抽考的方式檢視少年是否理解。

一開始覺得自立生活不難的他們說:「沒想到要獨立是件不容易的事呀!」

 


▲思考求職時該注意些什麼

 

透過自立宿舍體驗營的「做中學」方式,可使少年覺察到沒有安置機構替自己規劃的生活方式會是什麼樣子,也提供了他們一個對於離院後的計劃與想像。期望少年們能夠將此次的經驗銘記於心,未來穩定的在社區中獨立、發展。(CCSA桃園工作站/蔡映庭社工實習生)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