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習得情感 把愛說出口─記情感教育講座最終場

兒少離開原生家庭進入或離開安置體系後,常出現情感依附、情緒困擾、身心發展危機、人際相處困難等數種困境,影響著其生活適應。

兒少離開原生家庭進入或離開安置體系後,常出現情感依附、情緒困擾、身心發展危機、人際相處困難等數種困境,影響著其生活適應。面對原生家庭「依附關係」失落,他們容易複製約會暴力、成為年輕父母,或婚姻失敗者。有鑑於此,今年度本會(CCSA)開辦「安置機構情感教育宣導講座」,並獲得香港商野村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NOMURA)贊助支持,自4月份起至7月份接連舉辦10場。

7月27日週五於野村證券辦公室,辦理今年度最後一場情感教育宣導講座。有別於其他場次,本場邀請榮光育幼院8位國中院生至野村證券的總公司上課,野村證券的6位同仁也擔任一日志工參與其中,陪伴院生共同討論。

 


▲CCSA洪錦芳秘書長致詞勉勵院生

 

活動一開始,由本會(CCSA)洪錦芳秘書長致詞勉勵院生 :「未來離院後自立面向有很多,人際交往和情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希望透過這次的講座的活動,能讓大家學習認識自我,從中學會對的人際互動方式。」在CCSA洪錦芳秘書長致詞後,緊接著由漱心坊心理治療所江垂南老師帶來半天的講座,此次課程分為三個階段從認識自己、愛自己>發展友誼>愛,帶領學員回顧自己的生命經驗,從中認識自我、學習人際互動及學會愛。

 


▲本活動邀請到漱心坊心理治療所江垂南老師授課

 

第一階段,老師從「我的安心地圖」中人、事、物三大面向,請各小組學員討論自己的成長經驗哪些是自己的安心感來源,學員們回饋「打球」、「睡覺」、「唱歌」、「小時後的棉被」、「玩偶」…等。老師提到:「這個討論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心感來源或方法,只要清楚自己的方法適時的替換或增加。」

 


▲企業志工與院生討論「我的安心地圖-安心感來源」

 

第二階段,老師播放電視劇的片段,與大家分享「友情與愛情的區分」「何謂愛」、「愛情的三元素」,並提醒學員,愛是需要有勇氣,並且要學會及時表達。同時,有了愛,也可能會遇到愛的消逝,老師讓學員實地演練發想有哪些拒絕的方式,有學員回應「可以寫信」、「用line」或者「面對面」,老師從學員分享方式中,再反問「那要寫些什麼?」、「如果是你收到這個訊息,你會如何回應?」,老師也提示幾個拒絕方法的要件,包含堅定自己的想法,但表達口氣要委婉、以真誠的態度說明無法接受的原因,讓對方了解困難…等。這過程中,除了讓學員知道拒絕的方法,更重要是讓學員從中學會表將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老師也告訴大家 :「拒絕是門藝術,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是可以從中成長,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急著尋覓下一段感情外,也要注意不能讓自己變成危險情人。」

 

<
▲企業志工引導孩子思考危險情人的樣貌


▲回答就能獲得小禮物

 

最後一階段,學員進行危險情人可能會有的樣貌的討論,諸如「控制慾」、「肢體暴力」、「言語暴力」..等,老師除了再次呼籲大家不要當恐怖情人外,也提醒大家在感情交往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希望每個人未來在感情路上,都能如同「分手快樂」這首歌,不管愛與不愛,都能好好與感情道別。

課程尾聲,可以看見榮光的院生從一開始因不熟悉環境的靜默反應,透過老師的帶領及企業志工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更願意打開自我的內心,轉變熱烈的搶答。企業志工也回饋在場院生「謝謝大家認真參與其中,希望大家都有收穫」、「印象最深刻是與孩子們的互動,因為他們答案總是比較天真」。

 


▲野村證券企業志工回饋今日課程心得

 

我們也希望藉由老師授課,能讓院生及早習得適當的情感處理方式及人際互動模式,也能讓愛心企業對於安置機構孩子成長歷程有更多的認識。(CCSA 社會資源部/ 林育如組長)

 


▲漱心坊江垂南老師、CCSA洪錦芳秘書長、野村證券企業志工及榮光育幼院院生合影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