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假6月14日晚間六點於青島學苑辦理第二場次節慶聚會「雄黃粽香聚端午」,透過安麗講師群之生命經驗分享、手做香包及團聚享用粽子,使參與少年提早感受端午節慶之溫馨。
▲少年享用肉粽與水果
安麗講師群運用多層次題材與講述風格,引導少年看待生活中隨手可及的「生活品味」。CD老師的女兒透過自己「從台北到廈門」的生活轉變,分享「走出去了全世界就是你的家」之學習與體會;從中國嫁來台灣的秀貞姐不只重新學習,更期許與少年們成為「共同學習」的夥伴;敏慧姐邀請少年用新眼光看待彼此,鼓勵大家先打點好外在形象,才能真正講究生活質感。
▲安麗講師群分享生活品味
社工透過蒐集許多端午節民俗風情,淺談節慶背景與慶祝活動,舉凡包粽子意含考生可金榜題名、掛艾菖以驅五毒、傳承210年的宜蘭縣礁溪二龍村龍舟賽、繫香包保平安及正午立蛋等;當活動進入動手做香包時,少年們可更甚聚精會神地聆聽製作步驟,過程中手藝靈巧者也會適時地協助進度落後的少年,顯見他們的細心與體貼。
團體時間進入最重要的時段,高金福社工邀請少年回憶與分享過端午的回憶,並將敘述內容彩繪或書寫於海報上,使得他們的記憶可以在不同時空下保留下來;少年逐一說出那些腦海裡關於端午節的點點滴滴:「我搬回台灣的第一年,當時的社工提了一大把粽子,送我在節慶時食用」、「我還是很懷念阿嬤親手包的肉粽味道」、「跟同班同學頂著烈日在岸邊,為學校龍舟隊伍比賽吶喊加油」、「鹼粽非常好吃,尤其要配著果糖與砂糖吃,很期待」、「國中時候為了要立蛋,一個不小心把機構廚房的蛋盒全部砸在地上」、「我以前有包過粽子,但包得很醜」。
<
▲高金福社工解說製作香包步驟
少年們靦腆地說出那些過往回憶,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卻是他們生命中重要且寶貴、深刻且美好的經歷,而這些娓娓道出的過往,正可回應到生活品味的精義:「生活可以將就,也可以講就;生活可以無所謂,也可以品味」,每位少年都在各自的生活與歷練中,累積個人專屬的品味。(CCSA北區工作站/高金福 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