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係一種短期工作方法,以集中單一焦點為基礎解決問題,透過積極正向的觀點與技巧,解決案主所關注之事物的輔導方式,以目標架構、例外架構、假設解決架構及豐富的問句技術, SFBT成為後現代獨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療學派。本會(CCSA)中區工作站特別邀請張佳雯諮商心理師於6月11日起至6月12日止,辦理兩場次共計12小時的研習課程,有近50位成員全程參與,包括兒少安置機構社工、法院體系及學資中心老師,參與人次共計為94人次。
課程一開始,張佳雯老師即以黑白圖形表達傳統工作模式,對於黑色區塊的處遇方式。過往會將工作重心放置於面對個案之困境或問題分析,需要花較長時間探索追溯問題的成因;然而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則較重視事情的多元面向。助人者需將治療的焦點放在解決問題,引導個案看到事情的其他面向,重新詮釋事件所帶來不好的經驗。
▲重新建構「因果式思考」
在老師講解此工作方法的脈絡及信念之後,成員們兩人一組,練習以示範問句對話,引導個案找出自己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例如詢問個案「當時你做了什麼,讓問題看起來比較不那麼嚴重?」透過漸進式問話一步步找出例外經驗,喚起個案的內在資源與希望感。
▲模擬對話及小組討論
此次參與成員多數為青少年工作者,張佳雯老師亦分享許多青少年實務工作經驗,並以個案故事及自白做為案例,成員們分成六至七人的小組,討論如何以讚美的技巧以及發掘例外經驗與個案建立正向互動關係,使其遠離被批評的焦慮與擔心,肯定個案的能力與成功經驗。
▲青少年族群案例討論
因助人者本身通常較難發現個案的例外經驗,老師也分享使用例外架構的「EARS問句」:Eliciting(誘出例外)→Amplifying(擴大詳述例外)→Reinforcing(增強讚美)→Start again(詢問一個新的例外)。並邀請與會成員練習,以自己目前的困境,運用技巧性問句覺察個人的例外經驗。
▲張老師分享例外架構的「EARS問句」
成員們參與兩天的初階研習課程後,透過回饋單分享「這課程有助於實務工作能力提升」、「十分期待未來安排進階課程,能有更多實務操作之練習及討論」。相信此工作方法能協助助人者跳脫困境之框架,幫助個案發展更多的可能。 (CCSA中區工作站/陳美恩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