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桃園工作站5月19日假台灣省國際兒童村舉辦首場自立工坊「理財致富」活動。出席參加少年共16位,並邀請中國人壽楊志鴻業務經理擔任講師,活動內容主要透過大富翁桌遊讓少年有虛擬的理財體驗,且透過講師專講以回應桌遊結果,充實少年對理財的基本概念,積蓄自立能力。
▲講師以未來想成為哪種人作為開場白
講師首先引用美國健康部、教育部與福利部的調查研究為開場白:「每100名65歲的老年人中,1個富裕,4個小康,5個繼續工作,56個人需要依賴政府或家庭成員的資助,其餘的人已死亡!」讓院生思考未來想要成為哪種人,並導入財務管理之重要性。
▲透過大富翁遊戲提升少年理財觀念
接著講師將院生分為三組開始大富翁遊戲,小組中有兩人為玩家,一人為銀行家,一人為觀察員。遊戲進行同時,工作人員每隔10分鐘會發一顆棉花糖給每個人,若未吃棉花糖者,下次發放時則增至兩顆。在遊戲過程中,院生專注投入笑聲不斷,對於工作人員發棉花糖動作也一頭霧水,有的會問可不可以吃?有的當下就往嘴裡塞,有的則擱在一旁。當遊戲結束,講師請各組統計,哪位組員資產最多?哪位組員棉花糖最多?經由院生的分享,講師說明「人賺錢」與「錢賺錢」的差異性,讓院生明白財富累積所帶來的效益,而藉由院生所擁有棉花糖多寡,再切入延遲享樂與儲蓄、利息給付的概念。
▲ 少年專注玩大富翁
講師接著以銀行家的角色,談「記帳」與「開戶」、「ATM使用」及「財務狀況」,也從不同玩家談薪資配置,例如631法則:收入六成作支出、三成儲蓄、一成作為保險,讓院生對理財有初步概念,並讓院生明白為何「資產」與「負債」,講師不僅教導院生深入淺出的理財觀念,更鼓勵大家凡事正向思考、轉換正面能量,將來在有能力之餘,也莫忘回饋社會。在活動最後階段,本會(CCSA)服務的自立少年小君也分享自身理財經驗以及價值觀與花費的緊密關係;另外,自律及延宕滿足,也是小君能做好家計管理之關鍵。
▲ 自立少年分享理財經驗
自立對少年而言本是一條漫漫學習路,若能事先盤點自身財務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並理解內在特質及增進對控管財務能力,相信少年未來在面對經濟挑戰時,也能夠安然渡過。(CCSA桃園工作站/方慧敏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