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南區Mentor青年導師 志工教育訓練 學習「情緒的察覺與辨識」 讓情緒有不同的出口

CCSA南區工作站今年為Mentor青年導師規劃一系列的課程訓練,強化志工遇到問題的處理能力,協助志工自我成長及提昇服務品質。

一般的孩子在害怕、憤怒、悲傷、失望、妒忌的情緒當下,很少會覺得自己是被瞭解與被接納。更何況是在育幼院長大的孩子,過的是團體生活,因此在有情緒產生時,常無法得到足夠的安慰,甚至有些孩子在過去的經驗中,是其他人情緒發洩下的受害者所造成心理受創,以致於容易產生自責、悲傷、自卑、畏縮等情緒障礙,因此志工更需要有耐心,才能理解孩子情緒背後想表達的感受。

CCSA南區工作站今年為Mentor青年導師規劃一系列的課程訓練,藉由專業講師指導,強化志工遇到問題的處理能力,協助志工自我成長及提昇服務品質。初階課程以「情緒的覺察與辨識」為主題,於6月18日邀請「芯耕圓」陳春曲諮商心理師前來授課,透過冥想、繪畫心情表達、排列情緒卡等活動,結合情緒管理的概念,在過程中學習探索自己的問題,並且面對與調適進而達到解決的功效,一天的課程下來,每位參與的成員們,都在愉悅的分享中找回最單純的自己,並達到情緒紓壓、放鬆的效果。

課程一開始,講師帶領著大家做情緒體驗,協助成員自我突破,於是先請成員們用圖畫或剪貼方式,把最近發生某事件中的情緒表達出來,藉由圖畫方式呈現內心的情緒,如此一來,就可以從線條、色彩、圖型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

接下來講師也利用排列情緒卡,發放給各組成員每人一盒卡片,每張卡片上都有不同的心情狀態文字,一樣從最近發生某事件中挑選出代表自己心情狀況的文字卡,再將卡片依序排列出來,學習藉由卡片來認識自我的情緒。講師告訴成員們,簡易圖畫方式,相當適合運用在服務孩子身上,尤其青少年潛藏心事與情緒,不容易表達或描述,此法具有達到放鬆效果,避免他們在對談時處於緊張狀態,進而達到分享討論的功效。講師特別提及與孩子交談時,若發現孩子在口語方面較傾向於回答「不知道」時,就要適時的給孩子一個選擇題,漸進式的引導讓孩子說出心裡的話,千萬不要追著一直孩子詢問,造成孩子的困擾。

課程進入了尾聲,每一位志工服務時難免會遇到自身情緒困擾,透過講師的帶領,志工們學習到該如何察覺及釋放自己的壓力,進而提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使志工在助人之餘也能學習如何照顧自己。(CCSA南區工作站 社工專員/林雨蓉)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