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動手實踐,走向自信|全區自立生活體驗營活動紀錄

以實作為核心的活動,讓學員從「知道」走向「做到」,不僅提升實際能力,也逐步強化對自立生活的信心與心理準備。

本會(CCSA)為協助安置少年順利銜接自立生活,114年4月在北區、中區、南區及東區工作站舉辦自立生活體驗營,共4場次、28人次,其中共有12個全台各地不同安置單位學員報名參加,期望透過實作與情境體驗,讓少年學習生活技能與應對挑戰。

每場體驗營皆根據當地資源與少年需求設計,確保學習內容貼近實際生活。透過這些體驗,少年們不僅掌握了租屋技巧、理財規劃與求職策略,也在過程中建立自信,為未來自立生活做好準備。


▲交通與時間管理-社工教導如何租借UBIKE

    中區自立生活體驗營的學員們在社工帶領下,學習日常交通工具的使用,並前往UBike站點體驗借車流程。「原來借車這麼簡單!」、「以後可以自己騎去學校或打工,好方便!」學員們興奮地分享心得。完成教學後,大家一起騎著UBike前往看房地點,沿途觀察社區環境,討論自立生活的模樣。透過實際操作,不僅培養了實用交通技能,也讓少年們更具自立生活的信心!

另也邀請Mentor蓁蓁學姐來分享自己的自立故事,特別提到兩個重點,一個是要懂得分辨工作是不是安全的;另一個,就是要學會存錢。蓁蓁學姐分享在求職時應留意可疑徵才訊息,例如:未具公司名稱、面試地點偏僻或需交出手機、證件等,都是潛在風險;也分享到,離開機構後生活開銷大增,提早開始儲蓄至關重要,不然很容易”吃土”。即使每月只存少額,也能累積出緊急備用金,有錢,才會更有安全感。透過Mentor的經驗分享,學員們除了學到如何辨識風險外,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獨立生活有了更實際的準備。


▲Mentor蓁蓁學姊來分享自己的自立之路

    南區自立生活體驗營因應兩位學員不同學習程度,提供社區資源探索、財務管理、簡易家務、租屋實作、職涯探索等培力,依學員前測問卷了解學員優勢與需求,鼓勵學員透過社區資源發展正向休閒娛樂,並透過學員就讀之科系討論未來自立生活的就業可能。最後學員能自我肯定,例如「至少沒有把錢花完!」、「在沒有網路的狀況下學習記路、練習請教路人」等,學員也給予本次租屋體驗正面的回饋,並提供期待下一次參加時可以實際求職、練習面試等活動建議。


▲簡易家務-烹煮後學習廚房清潔工作、打掃、消毒等簡易家務

    在北區自立生活體驗營中,為了協助學員學習求職面試技巧並完成相關任務,活動安排了多項書寫練習。過程中,因需長時間撰寫手冊內容,學員逐漸出現煩躁情緒。社工敏銳察覺其變化,透過持續的關心與引導,發現該名學員表現出不願回應、視而不見等抗拒反應,增加了互動與協助上的難度。面對挑戰,社工不斷調整溝通方式,努力理解學員背後的情緒與需求,並以協助其順利完成面試任務為目標,這段過程雖具挑戰,卻也讓社工留下深刻印象。


▲職涯規劃與輔導-模擬面試

    東區自立生活體驗營則設計了一場生活自理的實作挑戰——由學員自行分組規劃、採買並烹煮當天的晚餐。每位學員依照分工擔任不同角色,有人查詢菜單與食譜、有人負責預算控管與記帳,也有人主動承擔烹飪與收拾等實務任務。這項活動不僅是生活技能的整合練習,更是團隊合作與責任分擔的具體體現。從一開始的緊張與不確定,到最後成功端出一頓熱騰騰的晚餐,學員們在過程中逐步建立起成就感與自信心。

這樣的實作學習,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愛心育苗計畫」所提供的公益福利卡,讓學員們得以透過真實場景操作,實際體會獨立生活的責任與挑戰。

此外,也安排學員參訪防災教育館,透過導覽與模擬操作課程,實地學習防災知識與應變技巧,例如使用滅火器、模擬地震逃生與火場應對流程。學員們從互動體驗中了解面對突發災害時應如何冷靜處理、保護自身安全,也紛紛表示過去對防災認知模糊,透過這次活動印象深刻,感到受用。

從家務練習到防災操作,這些以實作為核心的活動,讓學員從「知道」走向「做到」,不僅提升實際能力,也逐步強化對自立生活的信心與心理準備。(北區工作站/張妤婷 社工師)


▲生活自理-烹煮後學習廚房清潔工作、打掃、消毒等簡易家務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