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A中區工作站於111年8月17日在其教育訓練室舉辦一場司法兒少專業服務人員訓練,此次特別邀請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許雅雯督導擔任課程講師,透過許雅雯督導豐富的服務工作經驗來分享給與會的成員聆聽與學習,共有來自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臺中市衛生局、財團法人迎曦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彰化縣YMCA、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南投縣私立陳綢兒少家園等單位從事第一線兒少專業服務人員計29位參與。
▲CCSA中區工作站主任進行開幕致詞
此次訓練在CCSA中區工作站陳延道主任的致詞及介紹講師後揭開了序幕,講師首先利用了一些時間進行自我介紹,隨後進行了一個小小活動,帶領參與成員思考四個議題。第一個議題為今天為何而來?第二個議題為期待與目標為何?第三個議題為何從事青少年工作?第四個議題為心情如何?/自願&被強迫?參與成員針對每一個議題透過小紙貼寫下了心中理想的答案並黏貼在講師指定的海報上。之後,講師透過參與成員所寫的小紙貼內容進行了回饋與分享,期待參與成員都能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上午3個小時的課程時間就在輕鬆的活動中順利結束。
▲講師回饋參與成員從事青少年工作的付出與投入
午餐與及休息片刻後便開始進行下午3小時的課程,講師先帶領參與成員認識現在的青少年是長什麼樣子,如:衝動、好奇、不受控制、自我中心、目中無人、重朋友、講義氣、好逸惡勞…等。
接著,講師分享如何能有效的與青少年對話,如:對青少年話題表現出感到有興趣的樣子、開方式的問話、微笑、做個主動的傾聽著…等,與案主建立專業又信任的關係,有助於後續服務工作的進行。
隨後,講師則針對觸法少年之家庭、社會及文化脈絡現象進行了分析與解說,協助參與成員了解觸法少年家庭之特質,如:家庭功能不彰、角色缺位、犯罪史、缺乏歸屬感、親子關係疏離…等,進而延伸至社會及文化面向與網絡間的關連、交集與影響,而形成為青少年犯罪類型與結構生態。
▲講師教導參與成員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動作
最後,講師進行了與觸法少年及其家庭輔導與處遇服務工作的經驗分享,講師透過自己輔導成功的案例進行了過程的說明與分享,講師在服務過程中讓參與成員親身感受到其強而有力的正向能量,並直接帶領觸法少年及其家庭(成員)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務,透過陪伴、支持與鼓勵協助觸法少年及其家庭達成整體的改變與獲得成功的經驗,幫助觸法少年找到全新的自我與內在成就感,更修護了親子關係與維繫家庭正常功能。
▲講師進行少年及其家庭輔導服務工作經驗分享
結語,從參與成員所填的回饋單中,可看出成員對參與此次兒少專業服務人員訓練皆給予較佳的評價與較高的滿意度,且整體服務的滿意度高達九成以上。對講師的課程內容大多給予正向回饋,如: 講師具深厚的實務經驗,對青少年工作充滿熱情、講師的課程很活潑,課程很豐富,也讓我在服務上更有省思、講師授課內容淺顯易懂且豐富、理論與實務都有,受益良多…等。就評估整體活動目標達成率而言,參與成員增進其對青少年及其家庭處遇策略與輔導知能達成率為88%;參與成員習得司法少年及其家庭服務經驗與運用達成率為86%。 (CCSA中區工作站/劉海平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