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中區服務成果暨青少年自立歷程分享

在活潑熱絡的氣氛下,介紹本年度三個方案的服務成果。

本會(CCSA)於109年11月17日辦理「中區服務成果暨青少年自立歷程分享」,共有13個單位、37人參與。秘書長的致詞及勉勵為本次活動揭開序幕。

 


▲秘書長的致詞及勉勵

 

中區秀蘭組長將秘書長的內容做簡單的摘要,並以有獎徵答的方式讓與會來賓搶答。在活潑熱絡的氣氛下,接續介紹本年度三個方案的服務成果。

 


▲秀蘭組長介紹中區服務成果


▲小晴分享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

 

本次活動安排四位青少年在社工的陪伴下分享,首先登場的是講述著「自立立人‧自達達人」的小晴。因為愛好運動,從小就讀體育班,原以為將以體保生的身份升學,但沒想到ㄧ次的運動傷害打亂了原本的規劃。所幸在仕樺社工的陪伴及討論下,重新探索職涯興趣,覺察對心理諮商的興趣,並期待與原有的專長結合,朝向運動諮商的領域邁進。小晴分享著今年在接受培訓後,前往安置機構分享自立歷程並學習帶領小團體,很開心能透過整理自己的生命歷程來幫助機構內的院生,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朝助人工作邁出穩健的步伐。

 


▲阿偉ㄧ步步走向自立,學習為自己負責

 

第二位少年阿偉趁著工作的休息時間前來,他表示在機構期間總是打架、抽菸、參與陣頭等,讓社工及生輔員很頭疼。但當高中畢業後,阿偉選擇了先自立、穩定生活。入住自立宿舍,想到未來人生只能靠自己,看著8萬多的存款,遲遲不敢貿然買下夢寐以求的機車。與社工討論了將近一個月,幫助他釐清交通工具是為代步,若買了全新機車,存款歸零,生計將立刻受影響,他為自己選購了二手機車。他的深思熟慮、審慎評估,見證阿偉ㄧ步步的邁開步伐、走向自立,學習為自己負責。他真摯的分享讓與會的夥伴都為之動容。

 


▲自立宿舍嫦華阿姨分享陪伴自立青少年的經驗

 

嫦華阿姨訴說著擔任自立宿舍生輔員將近三年,最印象深刻的陪伴經驗。小磊原本上課都很穩定,但突然間連續翹課好幾天,在關心及了解之下,才發現因為餐飲科老師要求烹煮指定菜色並拍照的作業。從機構離開,只有煮泡麵經驗的阿磊,對於獨自購買食材、烹煮菜餚,有如登天之艱難,因此翹課以逃避作業繳交。嫦華阿姨知道原委後,隔天清早就陪伴小磊到傳統市場,指導如何挑選新鮮食材、ㄧ步ㄧ步的協助小磊完成此次的作業。雖然之後因故休學,但這ㄧ次的陪伴,讓他們的心彼此更靠近,每次嫦華阿姨值班時,小磊都熱切的打招呼並聊天。

 


▲阿諺述說著自立之路所經歷的點點滴滴

 

阿諺同時接受自立服務、司法後追、自立宿舍,三個方案的協助。阿諺表示知道自己在自立宿舍期間,不遵守規範、對宿舍阿姨的態度也是沒大沒小。本來以為,結交到意氣相投的朋友,而帥氣離開自立宿舍。沒想到,這卻是噩夢的開始:被朋友欺騙簽本票、住所及工作一夕間就沒了,走投無路時,因為社工的牽線,與以前的朋友重逢,目前兩人一起相互扶持、打拼。現在的阿諺做著以前最抗拒的粗工,因著好友及老闆的鼓勵及扶持,已穩定工作達三個月。聽到這裡,與會的夥伴紛紛給予最熱烈的掌聲,鼓勵著阿諺。
在阿諺分享之後,秀蘭組長立刻回饋看到他的改變,對所有社工來說是ㄧ個鼓舞及正向經驗,秀蘭組長感動之情溢於言表。

 


▲家鈞社工肯定阿鴻願意嘗試任何機會及挑戰

 

阿鴻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娓娓道來「簡單‧不簡單」,看似簡單的生活卻是最不簡單、最不容易的。阿鴻結束感化教育返家後,在社工的陪伴及鼓勵下,做過雞蛋糕、手機維修、餐飲業、粗工。他設立著短中長期目標,希望能安頓自己、努力儲蓄、最終購屋。因為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中,總是與爸爸在外租屋、從未有屬於自己的住所,希望能購屋,並將爸爸接來共享天倫之樂。家鈞社工回饋在協助的過程,阿鴻總不設限、願意嘗試任何工作機會。甚至邀約前來分享,阿鴻也是一口答應,並在ㄧ個月之前就開始準備,雖然阿鴻是邊發抖邊分享,肯定阿鴻勇於嘗試及負責的態度。

從少年們誠摯的分享深深感染著與會的夥伴,在回饋表上寫下對少年們的肯定及鼓勵:
1. 謝謝你們上台分享自己的經驗,未來的路還很長,堅持目標到最後,安穩的生活就是你的。
2. 看到少年的成長歷程很感動,在助人工作的路上,因為有愛、陪伴、不放棄,成就了少年願意改變的動力。
3. 生活不容易,但你們活得很精彩!
4. 你們真的超乎想像,讓我們敬佩。你們對生活的熱忱遠超過我們。
5. 很精彩的分享,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韌性。自立的過程很不容易,你們也很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很棒!
6. 很感動,欣賞大家(少年)不放棄、不畏懼困難的精神,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能夠實踐很不容易。

給CCSA的建議及回饋:
1. 謝謝舉辦此活動,雖然只是短暫的分享,但相信工作人員在背後做了許多努力,辛苦了!
2. 從本次的分享,讓我反思安置端還可以做甚麼,如何能協助孩子從轉銜的混亂穩定下來。給孩子機會並等待,相信孩子有能力長出自己的樣貌。
3. 很喜歡的個案的分享,因為他們是我努力工作的目標。
4. 能夠有CCSA這樣的單位,陪伴孩子在結束安置後的日子;能夠支持他們成長、支持他們成長,對社會及孩子來說實在是有福。能聽到孩子們親身經驗的分享,十分感動。(CCSA中區工作站/劉秋蘭 社工師)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