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 (CCSA) 自2002年10月創設以來,長期關懷兒少安置機構專業治理、院生教養及離宿少年自立生活適應與正向發展,不遺餘力。有鑒於2017年臺灣首次就兒童權利公約(CRC)國內的總體實踐提出國家報告,並接受國際兒權委員的審查,在98點〈結論性意見〉,委員針對家庭環境和替代性照顧面向,提出10點意見(第39至51點),與安置機構最相關乃第42,45-49點。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近已著手兒少安置機構評鑑優化指標,大幅調整「行政組織與經營管理」、「專業服務」及「權益保障」評核面向,期能提升安置機構整體服務品質,有效落實兒童權利。
本會於2020年11月19日至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假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舉辦【2020兒少安置照顧權益實踐趨勢論壇暨工作坊】,邀政府部門、大學相關系所學者、機構主管、實務工作者及安置兒少等,一同就國家「替代性照顧」政策實踐兒少權益研議解方,盼於2022年第二次國家報告審查,能促使國際委員看見臺灣在替代照顧政策的超前部屬與具體果效。
▲ 11/19論壇與會學員大合照
▲11/20工作坊與會學員大合照
爰此,本論壇將多面向關注兒少安置照顧權益實踐與趨勢。首日論壇邀請研擬國家替代性照顧政策的主責單位之一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李臨鳳副署長概述近期推動哪些措施,得以強化我國「兒童替代性照顧」資源整合。而由於跨域合作經常涉及多方利益,實需對系統有通盤認識,因此,進一步邀請臺北大學胡中宜教授儘可能盤點政府、安置機構、兒童及其家庭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在相關政策形成的挑戰與衝擊,期待透過了解與妥善溝通,能漸進開發與落實符合兒童最佳利益之舉措。
▲社家署副署長李臨鳳代替政務次長李麗芬宣講勉勵話語
▲李副署長報告家外安置特殊兒少需求
▲胡中宜教授闡述團體家庭的機會與挑戰
▲CCSA洪秘書長提問李副署長重要議題
▲周明湧董事提問李副署長重要議題
藥物濫用與身心問題乃當前兒少及其照顧者面臨的難題。下午則邀請姜學斌醫師講解如何辨識兒少藥物成癮,宣導預防、處遇及戒治策略;再者,請楊立光醫師針對難置兒身心問題及處遇探究解方。最後,為見證落實CRC之果效,本會研發部陳旺德組長帶領參與「Do Right Thing團體工作坊」兒少小儒分享自身的學習與成長,藉孩子發聲作結,鼓舞安置體系工作者,看見實踐CRC的方法具體可行,成效也指日可待!
▲姜學斌醫師介紹毒品與成癮的定義
▲楊立光主任以精神醫師觀點講解難置兒身心處遇
▲陳旺德組長報告CRC團體工作坊過程&成果
▲CRC團體工作坊成果發表展
▲CRC團體工作坊成果發表展
▲小儒分享自身參加CRC團體工作坊的學習&成長
翌日工作坊,為促進安置機構工作者相互激勵成長,上午邀現為臺灣替代性照顧政策的研擬團隊一員──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趙善如教授擔任主持,全臺各區落實兒童權益具創意效益的安置機構,從制度發展、CRC方案實踐及個人經驗分享踐行策略。大同育幼院黃劍峯院長介紹如何活化院內設施、促進社區交流,在服務困境中探尋一條既新又活的出路。於慈馨兒少之家服務已超過38年的詹前柏主任為我們娓娓道來安置機構如何成為不斷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活力組織。近年來由於創新地整合教育與安置照顧系統,屢獲各界激賞的飛夢林家園,羅汶欣院長將闡述該機構在CRC國內化的過程,家園生活內如何真正落實兒童權利,促使有多重需求兒少得以在機構內適性成長。目前在臺灣兒少安置機構首創機構懲處審議制度的心棧家園,其靈魂人物蔡宗成主任將細緻闡述相關制度的形成、實踐、檢討與改變歷程,能為當前正苦思如何調整既有權威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員解答心中的疑惑。最後,多年從事司法轉向兒少安置照顧的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江元凱秘書長,從個人、機構、國家與服務對象等多面向反省安置機構制度的轉變、困境與機遇,期待促成與會學員更多深層對話,並能共思、共造「最適兒少成長」的家園。
▲ 趙善如教授介紹上午場主持人及專題重點
▲ 大同育幼院黃劍峯院長介紹社區中心的啟動與發展
▲ 慈馨兒少之家詹前柏主任介紹學習型安置機構生態
▲ 飛夢林家園羅汶欣院長介紹CRC如何落實家園在安置機構中
▲ 心棧家園蔡宗成主任講解表意權在機構中的重要性
▲ 更生少年協會江元凱秘書長講述安置實務者面臨的教養難題
▲ 上午主持人、講師、CCSA秘書長接受學員提問
長期貢獻生命服務人群的學員其實很需要能夠被體恤、支持的力量,同時還有機會重整自我生命,喚回服務熱忱。下午場邀請資深諮商心理師洪桃美與鄭翔好帶領工作人員探索自我及回顧服務初衷:前者,引領重新架構個人命定、委身與美好價值;後者,認知學習與體驗「愛的語言」,覺察感受自我如何被愛與示愛,足能增益自我照顧與貢獻社會的能量。
▲ 洪桃美心理諮商師帶領學員探討自我的身心腳本
▲ 鄭翔好心理諮商師講解如何表達自己愛的語言
本次論壇暨工作坊,聚焦於替代性照顧體系如何落實CRC,邀請來自公私部門的專家、學者、先進及跨領域夥伴,從制度、研究、實踐三方面齊力對話與思辨,始終冀盼能為失家兒多走一哩路,創造社會共榮共好!(CCSA總會研發部/陳旺德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