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權利我知、我說、我畫-記東區CRC兒少充權團體

學員從不知到知,從害怕說到勇敢說,從不會表達到練習上台發言

本會(CCSA)向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申請108年度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辦理「兒童權利公約兒少報告撰擬培力計畫-特定兒少培力」方案。甫於七月中旬結束第一階段-培訓課程,緊接續第二階段-CRC兒少充權團體,於七、八月的每週二下午,於CCSA東區辦公室舉辦,為期六次(7/23、7/30、8/6、8/13、8/20、8/27),每次三小時,共有5-12位目前或曾經在安置機構的兒少投入其中。

 

▲運用媒材破冰

 

綜觀六次團體,看著學員從不知到知,從害怕說到勇敢說,從不會表達到練習上台發言,每次的團體中這些孩子們好像又更進步一點,逐漸喚起兒少對自身權利的意識,訓練其思考、繪製、彼此討論及表達,生活中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生存發展權、兒少最佳利益、社會參與權、免受歧視」等權利,盼透過兒少親身經歷的分享,催化政府提供相對應政策立法。

 

▲學員練習繪製心智圖

 

何山秀講師試圖以各種不同形式,不侷限學員思考,讓其更能發揮兒少發展權,亦無須考量他人眼光,只需在自我的海報上畫作,並大方分享個人想法,過程中學員們最在乎的便是「老師我能不能不要寫用說的就好、社工我能不能請你們跟院內老師說…、姐姐我在團體裡能不能不說話」,細究背後原因多為擔憂「被秋後算帳」,團體裡經過數次的溝通、磨合與討論,最終學員們選擇相信這個團體,更期待這樣的團體聲音真能受到重視。

 

▲學員對CRC議題踴躍提問與發言

 

討論出以心智圖做為兒少報告,並思考「為什麼我選擇這個權利,我最在乎的是什麼,以及我想對大人說…」作為延伸,其中最被學員所重視的權益為「社會參與權」,生活在機構內的孩子,為使工作人員好管理,大部分的團體生活被明訂諸多細則,即便開了會議提了意見,很多時候小孩仍無決策權力,即便參與了過程,結果最終由大人定案,使其對於該權利感受加成,直呼「原來我有這樣子的權益!」

 

學員分享時常是負面事件,總是看著他們充滿無奈的眼神說:「即使知道有這些權益,但實際擁有又有多少?」,我告訴學員們:「你有說、有畫、有傳達便有機會讓社會政府知道,你們的聲音是有能量的!」,於是他們便盡情在海報紙上作畫,越是如此表現,越可看得出這群特殊兒少想被看見的聲音。

 

▲學員上台發表對於CRC的看法

 

在為期六週的CRC充權團體中,每次都讓學員有足夠的機會去體驗、討論、表達與決定,目的是為培養其爭取應有權益,喚醒對自身權益的重視,結束後學員們紛紛表示「謝謝老師!謝謝社工!謝謝你們聽我說,也讓我有機會可以說」。(CCSA 東區工作站/施佳瑩 社工專員)

 

▲團體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