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東區工作站於108年9月21日(六)舉辦專業成長工作坊「法律知能講座」,共8單位、11位專業人員與學員參與。
東區工作站服務迄今發現大部分少年身上都有保護管束,輔導過程中發現觸法案件以暴力、詐欺、毒品、竊盜居多,故邀請賴劭筠律師說明青少年常見非行議題,如:校園、網路霸凌、毒品與詐欺等,透過數個影片帶入相關刑責,細細講解怎麼樣避免觸法、如何做自我保護,讓法治生活化。
最令青少年關注的是「找工作也被騙?」的橋段,講師以新聞實例說明,曾有經濟陷入困境急需就業之少年,投遞履歷後對方佯裝雇主,僅以電話聯繫要求需要提供存簿與身分證影本做為薪資轉帳戶,殊不知少年們已一腳踏入詐欺集團所設下的陷阱,誤成詐欺共犯受到起訴,明明想好好工作,但未賺到錢卻須負連帶責任,參與學員們紛紛對此感到驚訝,並將其特別紀錄。
過程中也邀請到今日共同參與講座的台東法院主任調查官現身說法,勉勵在場的成員們,以少年最易觸犯受保護管束之事件作為分享,讓其可更加深印象,提升自我法律知能,誤因一時衝動使自身陷入危難當中。下午場陳淑媛法官以活潑方式帶領課程,破除少年對法官的「嚴肅」刻板印象,邀請現場少年以自身經歷舉出實例共同討論,正值血氣方剛的少年如此說道:「我只是放學後負責指揮交通,目睹其他學生茲事過程,被回了句看什麼!氣不過回敬了走著瞧!就也要上少年法庭,讓我覺得很衰」。以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少年們更能明白觸法的情境及犯罪的後果,引導思考自身是否也常因「講義氣」或「看人不順眼」而成為事件中的共犯,並邀請兒少分辨存在的觸法陷阱,過程中成員們都能踴躍講述自我想法。
最後帶入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年們最關注的親密議題,引用影片讓少年看為何法律從年齡開始保障,再談述若逾越法律,將面臨到何種刑責,以及後續會發生的情況,提升少年在做任何決定或行動前,都能知道後果與狀況。(東區工作站 施佳瑩/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