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預防犯罪從國中開始–記南區校園預防犯罪宣導

謝巡官從說明「性侵害迷思」開始,引導讓國中生自我覺察,凡是任何涉及性意涵之行為,均被稱為性侵害

本會(CCSA)南區工作站長期服務法院轉介之觸法少年,回顧少年成長史中,常在國中階段開始,接觸複雜友伴而出現觸法行為。期藉由法律常識宣導,增加青少年正確法治觀念,提升國中學子自我保護及自我約束意識。今年度在立志中學國中部、大榮中學國中部、國昌國中辦理3場高中職校園宣導,邀請高雄市警察局左營分局偵查隊謝雨軒巡官,透過實際案件、影片方式,宣導主題包含青少年經常觸犯的法律:竊盜、違反毒品條例、傷害、妨礙性自主,共計815名師生受益。

 

▲大榮中學國中部學生專心聽講

 

謝巡官從說明「性侵害迷思」開始,引導讓國中生自我覺察,凡是任何涉及性意涵之行為,均被稱為性侵害,例如:展示色情圖示、口語上的性騷擾、強迫觀賞色情影片、不斷拂拭女(男)身體、窺視都是算性侵害。無論任何時間、地點,例如:家裡、電梯間、住宅、公園或校園,都有可能發生性侵害。雖然多數加害人是男性,也有少部分的加害人是女性。教導國中生保護自身安全,可以勇敢說「不」制止。

 

▲立志中學國中部學生回應講師提問

 

在台灣青少年物質濫用逐漸升高,向青少年宣導違反毒品條例是友期畢要的,謝巡官分享親身辦案的經歷,長期使用毒品的成癮者,常有臉部氣色不佳、身體散發異味等特定的特質,使國中生了解藥物濫用成癮後的可怕改變。近年新興毒品的包裝花樣百出,謝巡官詢問國中生:為何販毒者將外包裝從塑膠夾鍊袋,改變為可愛花俏的包裝?與學生所猜測的原因相同,為了降低使用者的戒心,改變毒品的形象,並且能避免被警方查緝。

 

▲國昌國中學生觀看反毒影片

 

宣導內容的最後,透過「網紅蔡阿嘎反毒影片」,活潑的劇情,讓國中生學習用「公主病」拒絕危險的邀請,例如:「這個糖果包裝看起來好廉價,我只吃高級的巧克力」;「我爸爸說不可以隨便接送別人送的東西」。幫助國中學子學習拒絕策略,遠離誘惑及風險;透過宣導使國中生認識觸法後的責任及可能所處的風險,提升自我保護警覺度以遠離犯罪陷阱。(CCSA南區工作站/陳曉芸 社工專員)

 

▲國昌國中致贈本會感謝狀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