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中區工作站107年4月至6月於教育訓練中心,舉辦四場「青少年Mentor講師培訓」課程,5月20日及6月10日進行第二階段「自我了解與表達訓練」,參與人數共有28人次。本單元邀請張如雅老師,以周哈里窗理論模式,透過自我揭露及他人回饋,引導青少年從自己及他人眼中看見、了解自我,經由老師教導表達技巧及實際演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期青少年Mentor講師未來到機構巡迴演講或團體帶領時,能夠展現最好的自己。
第二階段團體聚焦於自我認識及自我表達,協助青少年們探索自我、認識自己。首先,老師請大家將自己感到最有力的名字寫在名牌上,作為團體中的稱呼,從成員的自我介紹中說明取名的重要性,讓人印象深刻、好記憶就能引起他人的興趣,進而讓他人仔細聆聽你說的話。
一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自我介紹,必定需要對自我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老師以填格子的方式,請每位成員寫上自己的優、缺點各五個,對於想不到的成員,老師則邀請大家一同幫助完成。透過答案揭曉,如:陌生人對自己的印象、朋友對自己的看法、工作時的表現等,成員的反應大都表示確實與現實吻合,有少數則有明顯落差。此活動目的在於說明創造形象的重要性,人在生活中扮演著許多角色,要把各種角色經營好,讓別人對此角色有期待,就必須確實掌握推銷自己、形塑自己之技巧。
▲秀出亮點-我最亮
老師亦運用生涯價值觀問卷幫助成員更認識自己,從問題及尺度量表中計算出自己在每個生涯價值(如:利他主義、成就滿足、安全穩定等)所獲得的總分,從而審視自己對於事物的價值觀,了解某些行為的歸因,甚至對未來產生一個可能的方向。老師並以起、承、轉、合之架構模式,使成員對於團體的內容、活動流程有一個初步概念,如將此架構套入演講中,其所代表的分別為:起→響亮出場、承→自己經歷過的困難、轉→環境的改變、合→與現場的人做整合。透過實際演練、清楚的脈絡及邏輯,善加運用有助於表達與溝通,老師鼓勵成員善加運用同理及正向語言等方式,讓對方覺得自在,產生親近感,進一步了解你話語中的含意。
▲牌組競賽-反敗為贏的喜悅
接續老師以撲克牌做為活動媒材,帶領成員一同進行撲克牌遊戲,成員互相找尋最適合的組合,組出最大的一副牌,從兩人一組、再到四人一組,決出最後的勝負。除了學習合作及溝通,成員亦了解到遊戲規則的重要性,就算牌再好,不懂規則也毫無用武之地;相反的,就算牌再差,對規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及努力,也能成為贏家,恰巧與社會的現實相輝映,令很多成員頗有感觸。此體驗學生告訴我們: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無法掌握拿到的牌,只能努力地去打好手中所擁有的牌。
▲團體帶領演練-小組討論
將所學付諸行動甚是重要,為協助青少年講師們帶領團體練習的機會,老師邀請未來參與機構團體帶領的講師們,演練自己準備的活動,完成後再請其他成員以之前所學的起承轉合架構進行回饋。每位成員都很認真投入,團體十分具有凝聚力,從帶領的過程及對其他成員的回應,亦能看出領導的成員對帶團體的重視。經由互相回饋,課程所學在此時一一顯現,成員感到十分有成就,對未來不論在遇到演講、帶活動等情況時,也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去面對。
▲團體帶領演練-我的自立生活規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次活動經由互相回饋、遊戲等方式,讓成員心中強烈的水流互相碰撞,激起陣陣水花,除了看見他人的美,也從對方的倒影中,獲得看清自己的機會,接納自己的優缺點,並與他人學習,更重要的是,藉互相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拉近與他人的距離,從而更懂得如何了解對方,並用最有力的方式表達自我,學習友善且有效的溝通,期待此次的收穫,在未來能幫助到成員,使其能往更好的明天邁進。(CCSA中區工作站/胡順旻 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