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A南區工作站於106年10月28日舉辦自立青年成人講座,探討「婚姻家庭與我」,此次邀請到林幼薇老師擔任講師,參加學員來自南部各安置機構的自立少年等共計24人。林老師帶領學員洞察與了解自我、性別差異與溝通,並檢視自己的情緒與表達方式,進而期待學員能夠學會在關係中運用善意溝通的技巧。
▲林幼薇老師針對「『婚姻關係』是所有人際關係中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做為引言
課程中點出「幸福感」與「意義感」是人ㄧ生的追求,普世人類深層的需求是親密感,有意義的愛的連結最能帶來強大的力量,愛情是最貼近親密的一種情感。戀愛時,滿足了心靈深處「被人無條件接納」及「在愛人心中居首位」,並渴望探索自己那份失落的親密感。幸福美滿與自我了解息息相關,人若有和諧的人際,更能夠帶動家庭、工作和生活的成就感與滿足。
林幼薇老師帶著學員討論分享如何辨別真愛與迷戀。其差異在於真愛是長期了解、全面認知、利他、友情與親密感、以意志廝守;而迷戀是瞬間短暫、片面心理投射、自我中心、激情與化學作用、經不起時間考驗。使自己活在愛中的秘訣便是學會處理差異和衝突、經營友情、發展健全的真我。
▲林幼薇老師分享人ㄧ生在追求的兩大目標分別為「幸福感」及「意義感」
自我形象就是心中的自畫像,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評估與認識,常會透過心理情結、依附型態及衝突模式來反映出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需要透過「懂得做自己,也容許別人做自己來達成人際雙贏」。情緒的調節方式,可以透過描述事件、情境、標明情緒、省察自己的思維、探索心理需求,來幫助他人成功的與自己重建關係。
▲帶領學員練習情緒調節的五步驟
學員對課程所填寫的回饋豐富,在學習層面:「對自我更加認識,兩性婚姻的探索更深入、了解性別差異與溝通」、「愛自己才能愛人,懂自己才能讓人了解自己」、「學習成為一位有擔當的丈夫」、「更了解以後在未來和伴侶相處的方式」;認知層面:「…讓自己更能了解自己及婚姻可能的危機問題」、「很開心可以來聽演講,讓我受益良多,希望還有機會來學到更多婚姻的知識」。也有成員給予講師及本會回饋:「謝謝老師及CCSA給我們學習的機會」、「很喜歡上課的課程內容」、「謝謝這次的活動、很開心,收穫很多」、「希望下次還有類似的議題」。(CCSA南區工作站/王冠繡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