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106年度與花旗基金會合作,推展系列「促進青少年自立~就業輔導研習」課程。北區第三梯次研習在6月17日為於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以及五股職業訓練站,進行職業資源介紹與參訪。
▲ CCSA洪錦芳秘書長分享各場次參訪經驗
「YS期許,成為求職青年-停頓,找方向的休憩站」
早上,學員們抵達台北市青年職業發展中心(Youth salon, 簡稱YS)。YS專員說到,有「74%青年朋友,認為工作跟自己想像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幫助20歲以上的青年朋友重新認識自己。其中,一對一的的職涯發展評估,是最受青年歡迎的服務,並表示可以鼓勵服務對象申請。
但也有學員反應說,大多數需要協助的「自立少年」(人數少,但需求度高),年齡多落在15-18歲間,並不符合申請資格。講師表示,YS有依個別兒少團體進行就業服務課程設計的服務,只不過是以團體參與的模式與服務,尚未提供15-18歲少年可個別申請,較為可惜。
▲ 閉上眼睛思考,學員動筆繪畫生涯曲線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過去,才能向前邁進」
帶著青少年認識自己前,必須先了解各樣的工具。最初,講師帶領學員們繪畫「生涯曲線」,包括生命的樣貌與轉折點,並思考在歷程中的感受與影響。一般來說,青少年的生涯曲線的高低,取決於學業與求職階段,挫折也多來自於此;但對自立少年而言,生涯曲線經常落在標準線之下,家庭變故與學業成就的低落,造成他們的自信不足。因此,如何幫助自立少年就業,產生新的生命曲線轉折,成為非常重要的任務。
「重要他人的生命歷程改變」
接著,學員開始繪製「生涯地圖」,從十年內的目標,來檢視自己的成長,可能是就學、就業、結婚、生子或出國等重要事件。有趣的是,地圖上還包括「重要關係人」欄位,如家人、孩子與另一半等。講師解釋說,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會因著重要關係人而產生重大改變,如父親的退休,或是孩子的出生,上幼稚園或小學等階段的事件。
在繪製生涯地圖的過程中,每一個年份,每一個代表性的事件,也都意味著額外成本,提前預估與設定,則可以幫助自立少年思考未來並提前準備。
▲ 夢想之梯創作,成為頭家
「一步步朝向夢想邁進」
當畫完生命的輪廓(生涯地圖)後,需要更精準設定職涯上的目標。「夢想之梯」上下的兩朵雲,書寫著現在的職業與未來的目標,在階梯由下而上的,則是一個個需要具備的能力,從中帶領青少年認識自己的優劣勢,朝向夢想邁進。
例如,自立少年在夢想之梯上的目標-要成為老闆(創業做頭家),具備的是人脈、準時、勇於嘗試等特質,並且相當負責任,但在毅力、溝通技巧與會計成本上的概念,還十分的缺乏。告訴我們,只有補足應有的態度和技能,才能在夢想之梯上越爬越高,也越接近夢想。
▲ 講師分享創客的堅持
「創客,就是動手做」
下午的參訪行程,學員們前往五股拜訪創客基地。講師說,創客原意來自英文的Maker,就是發揮創意動手做。在這,沒有不能做的東西,只有你想不到的創意。例如,2016年曾在FlyingV上架的群募專案-聖火令,就是五股創客基地的作品,有點挑脫思維,有點不可思議,但獲12位贊助者支持,募資超過五萬元,有著這個將創意做成產品的機會,讓創作者們深獲激勵與認同。
意外的是,創意雖然天馬行空,但動手做的材料隨手可得,有來自布料,木頭,還有想不到的材質,像是3D列印的玉米粉。講師說,櫥窗內看似塑膠製造的模型,原來都是「3D列印」成品,更有設計者,進一步將3D列印的元件,組裝成可操作的機械手臂,創意與行動力令人嘆為觀止。如果,青少年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創客,肯定會讓我們看到想像外的世界。
▲ 創客作品:模擬追日系統,會跟隨太陽的方向而調整
▲ 創客作品:伊甸園,剪裁不要的布,呈現出美麗的畫作
在參訪完令人驚嘆的創意後,學員們隨後來到在創客基地旁的「五股職業訓練場」。在訓練場內,只要具備中華民國國籍,超過15歲以上,都可以免費申請參與職業訓驗。課程遍及印刷、機電整合、水電、室內裝修、3D列印、圖文傳播、網頁設計、雲端管理,還有自動化與機器人等....。(以上課程,可直接前往台灣就業通網站報名)
目前,課程多為長時數的訓驗,從900-1200多小時都有。講師說,每天參加約有200-300人在培訓場內受訓,還有7-9成的考照率,加上產學合作的培訓機制等。遍及各領域的課程資源,讓學員們感到十分心動,希望能從中找到青少年就業的可能性。
▲ 講師分別介紹職訓的十一個職類
▲ 參訪網頁與多媒體設計教室
至於15歲的限制,講師說,是因為部分機械操作有危險性,所以才限制年齡的參與。但可惜的是,部分如「水電配線水電配線人員」、「室內設計師」、「機電整合工程師」、「電腦繪圖美工人員」、「印刷及排版技術人員」等訓練課程,條件雖為15歲以上可參與,但額外限定需高中職以上畢業,或是需要役畢,並不符合實際狀況,也限制了有需要的少年參與。
▲學員們於YS中心進行的大合照
「明日的成年罪犯,是今日的偏差少年,是昨日的失愛兒童」。每一個資源的認識,都可以成為我們幫助青少年的利器。讓他們知道自己被在乎,被看得起,也知道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愛著他們,才會開始有改變的動力。目前,台灣政府規劃的青少年就業與訓練藍圖中,還較少看到自立少年的樣貌,但這是每一個失家兒長大並邁向穩定的必經過程。目前,還待我們繼續努力與爭取。
感謝每個學員的參與,希望藉由這次參訪,能帶給自立少年不一樣的可能性。接著,CCSA在2017年的暑假,會舉辦就業博覽會的參訪。屆時,讓我們一起聊些,青少年想聊的東西,也一起看見他們的未來。(研發部/鄭偉銘 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