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桃園工作站於5月20日假台灣省私立國際兒童村,舉辦今年度第一場「自立生活面面觀」自立工坊,共23位院生參加,並由CCSA方慧敏社工主講,聚焦於透過自立的各種問題,探討離院後可能遇到的狀況。除帶領學員對自立生活有較貼近實際的理解外,更希望使院生重視自立準備。
「學習從現在就開始!」方社工說
活動開始,講師即向院生們表明工作坊的重要性,不同於過去院內參與的活動或課程,是悠關未來自立生存的議題!當講師詢問「何謂自立?」、「為何需要自立?」與「是否已準備好自立?」等問題時,多數院生皆搖頭並表示還沒有準備好。
▲講師拋出與自立相關問題,讓院生重視自立預備之重要性
接著,講師拋出35個跟自立有關的問題,範圍包括工作、租屋、交通、理財與兩性等,例如:
1. 工作月薪及最低時薪多少才合理?
2. 哪裡可以獲得租屋資訊?
3. 幾歲能簽訂房屋租約?
4. 幾歲能考汽、機車駕照?知道怎麼找工作嗎?
5. 有寫過履歷表或自傳嗎?有面試過嗎?是自己單獨去還是有人陪同?
6. 知道怎麼去銀行或郵局開戶嗎?
7. 賺來的錢需要管理嗎?
8. 怎麼寫收支記錄?
9. 知道發生性行為也可能觸犯法律嗎?
10. 知道未成年懷孕的比例非常高…等問題
有關自立的問題,院生表示少部份知道答案,但多數問題則不知道或不曾聽過。面對表情疑惑的院生,講師適時予以解答或補充,鼓勵院生開始思考,重視切身的自立議題。
▲院生分組討論並著手繪製自立生活的樣貌
第二階段,講師邀請院生分四組,透過討論及想像食、衣、住、行等各方面可能遇到的情況,將未來的自立生活樣貌畫在海報上。其中,第一組和第四組是以一位組員的未來自立生活為樣本,如畢業後會先找工作,除了日常的花費,也會有定期儲蓄,希望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至於第二與第三組,則是以職業作為未來自立的依據,如當警察、廚師、運動員、超商店員,或職業軍人等等,藉以顧好自已的食衣住行。
▲院生分享未來的自立生活
聽完院生對自立生活的美好想像,講師鼓勵大家朝夢想目標邁進。但面對未來自立會遇到的問題,則持續叮嚀院生提前準備,並分享自立生活不為人知甘苦的一面,包括想像與現實的自立生活落差等。
「自立不是用來逃避問題的方式,否則會迎來更多的問題。」
「不要想著透過自立會得到什麼,而更要去想該為自立預備什麼!」
對於尚未離院的少年而言,面對與自己認知差距大的自立與未來,多少感到有些徬徨。但社工也鼓勵大家不用過度擔憂,趁現在仍在育幼院裡,尚不需要為生活與現實煩惱的時候,開始學習並進行自立準備,並勉勵學習從今天做起!隨後,社工也邀請目前就讀建教合作班,並在物流公司工作的自立青少年分享經驗,以期讓院生更理解自立的本質,並播放CCSA桃區自立生活影片,透過影片中自立青少年的現身說法,再次加強院生對自立生活的認知與印象。
▲自立青少年分享自立經驗
此次工坊獲得院生許多的回響,除對自立生活理財、租屋及就業等層面有初步認識外,也紛紛表逹本次工坊的收穫:
1. 「這堂課我了解到出門在外,不能總是依靠他人來解決問題,自己也要學會想辦法如何解決這問題」
2. 「我了解到不要認為自立是很easy的事,要懂得面對現實,所以我要在自立之前,讓自己繼續成長,達到可以出去的程度」
3. 「找出自己的興趣,找工作」
4. 「要怎麼管理金錢,因為長大沒錢不能照顧自己」…
藉由本次「自立生活面面觀」課程,除了讓院生們理解離院生活概況,達到提昇院生對自立現實感的目標外,並影響院生們開始重視自立議題及課程,期待院生能將本次活動所強調精神,落實於院內生活,以儲存內在能量,為未來自立作好準備。 (CCSA桃園工作站/方慧敏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