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聆聽少年的「心」聲 陪伴|小瑋的故事

少年歷經波折,社工陪伴與母愛支持下,重新踏上求學路,開啟人生新頁。

      「我覺得先不要讀書好了。」剛結束感化的小瑋,低著頭、眉頭緊鎖,用悶悶的語氣對社工和保護官說。社工腦海浮現三條線,原定規劃怎麼突然生變?媽媽也搖頭,無法理解。社工與保護官只能耐心聽小瑋支離破碎的想法——打工、夜間部、還是先休學——卻難以捉摸,雖然懊惱,社工壓下責備的念頭,鼓勵他先照原計畫到新學校報到。

      離開法院後,媽媽趕赴工作,由社工帶小瑋入住自立宿舍。一路上社工想起過去的陪伴:小瑋鮮少談起童年,總是淡淡一句「沒事了,都過去了」,然而對一個17歲的生命,這或許是無法言說的傷。小瑋自小因父母變故,輾轉寄養、安置,後由親戚接回,但關係衝突不斷,最終被送入矯正學校,社工多次探視,甚至吃過閉門羹,後來輾轉聯繫到媽媽,雖然媽媽有心,但也有生活難題,最後決定先讓小瑋住自立宿舍,重建母子關係。

      那晚入住宿舍前,小瑋再度開口:「我是擔心媽媽工作不穩,怕增加她的壓力,所以才想不要讀書。」社工這才明白,小瑋是因憂慮母親,才顛覆計畫,社工安撫並再次確認媽媽仍希望他完成學歷,承諾會一起想辦法,小瑋終於放鬆,踏入宿舍前向社工揮手道晚安。

      幾天後,社工陪他搭捷運到CCSA南區工作站認識環境,再前往新學校報到,小瑋還笑說,這是他人生第二次搭捷運,上次搭錯方向後就再也不敢搭。3天後,他順利領取制服,重新以學生身分回到校園。

      對社工而言,結束感化的少年再次回到學校,已是難得;對小瑋而言,則是人生中新的開始。開學當日天氣晴朗,稍微減緩社工的擔憂,期待這段陪伴,能在小瑋心裡留下價值與力量,有新的開始。

▲自立宿舍烤肉會慶祝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