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小含愛玩觸法 脫胎換骨 志為社工助人

CCSA支持陪伴困境青少年 輔助迷途回首作Mentor

 

▲小含參與自立成果分享會,見證成長。     ▲小含樂作自立Mentor,激勵同儕。

 

「我想用第一次打工賺來的錢請爸媽吃飯,他們都不要,媽媽還下跪求我不要去上班……」

國三畢業 入行酒店小姐

小含生長於樸實的三口之家,爸媽年紀較大、忙於工作,所以童年常在家獨處,也因身為獨生女而備受保護。國中時開始享受和同學一起出遊的快樂,她變得開朗外向,也交了男友,為此屢屢引發家庭革命,無論父母軟硬兼施,執著交往。這段戀情卻在國三畢業時結束了,從此,流連KTV、酒吧,唱歌、喝酒沖淡傷感的情緒。

那個暑假,小含看到一則廣告簡訊,是酒店徵求小姐,心想:一樣是天天喝酒,去當小姐還可以賺錢,多好!她當成暑假打工,每天傍晚到次日早晨,一週可收入數萬元,她喜歡這份工作,也有「改善家裡經濟」的成就感,父母卻一次次拒絕花用她的錢,不斷要她離職。有一天,她感冒又飲酒過量,到家趴在馬桶邊吐,媽媽懷疑小含吸毒,她拼命解釋自己沒有,卻不被相信,等到午睡休息,有警察上門,要她配合驗尿,直到警察喝斥才就範。

意外被砍 住進少年輔育院

結果顯示:小含沒有吸毒!但在房裡搜出一張「假身分證」,那是酒店提供未成年小姐的「通行證」。小含因此被移送少年法庭,入住緊安機構,在那裡,遇見很多身處困境的少女,來自受限的原生家庭、被迫從事八大行業;這讓她意識自己多麼幸運,有如此關愛她的父母。然而,返家後本性未改,經常不見人影,媽媽為此開了檳榔攤讓她打理,小含卻嫌無聊而離家出走,和朋友四處遊玩。一次外島之旅中,朋友和人發生衝突,對方抄鐮刀算帳,大家嚇得一哄而散,只留她在原地。那一天,父母接到警方來電趕往醫院,小含昏迷、身受多處刀傷,食指幾乎遭砍斷。

術後,小含常從睡夢中驚醒,經過數月的復健,食指慢慢能活動,而法官因她生活自由無度,作轉介「少年輔育院」的判決。在此青少年視為「監所」的地方,小含看見更多誤入歧途、犯罪、自殘或傷人的青少年,同時,也感受社工、輔導老師用心的陪伴關懷,避免他們再犯進入「成人監獄」。她開始思考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她喜歡在酒店裡與人交談,熱愛結識新的朋友,何不以此特質幫助別人?心思愈是安定,和老師、同儕相處融洽,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她如願考上大學社工系,並獲准結案,離開輔育院。

自立生活  CCSA扶助關關過

18歲的小含,是大一新鮮人,也是全職的年輕媽媽,因她接受男友求婚、住進夫家。不久,懷孕挺著肚子上課,詢洽能否在家線上學習,老師、同學都因她的毅力,給予支持。此外,CCSA,提供學雜費、生活費、物資,以及社工每月的面訪關懷。小含喜歡參加CCSA所舉辦的團輔課程、成長團體,深知自立需要精神支持與陪伴!儘管生活再忙碌,她都努力安排時間參加這些活動,也從中獲得了前進的知識和力量。隨著生活日漸穩定,社工邀請小含擔任「自立Mentor講師」,前往安置機構或矯正學校,分享成長的心路歷程,以激勵自我和相近境遇的青少年,她總是欣然答應。

只是,住進夫家,面對大家族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經濟壓力,和全落在自己身上的繁重家事,幾經溝通、仍無法緩解問題,她想著孩子的未來,毅然決定提出離婚。待寶寶出生後,兩人平靜地達成協議,小含帶著寶寶回到父母家中,三人接力照顧。在保護官和CCSA社工協助下,再次迎向自立的生活。

如今,升上大二的她,樂於同時扮演母親和學生,期待自己將來成為一位專業社工,幫助像她過去犯錯、迷失自我的青少年,也感謝一路以來沒有放棄她的父母、社工、老師,更以他們為榜樣,相信:只要有好好理解困境青少年的心,給予支持引導,「再軟爛的人,都能有向前的動力和方向!」

 

 

▲歲末數算恩典,喜悅留影。          ▲參與埋下希望種子的教育分享會,難忘時刻。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