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雷加入成長工坊,與成員相伴扶持。 ▲雷雷展現其勇敢熱忱,向眾人敘說由來。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姑姑對我很嚴厲,一來是養育我壓力太大,二來是怕我像爸媽一樣『撿角』。」雷雷說。
雙親入獄 隔代教養
從有記憶以來,雷雷的主要照顧者是阿嬤,管教則是住對門的姑姑。她常聽大人叨唸,獲知父母因吸毒反覆入獄;每當去探監,森嚴的環境氣氛總令她哭著抗拒、躲在桌下。爸爸出獄後返家,失業仍難耐毒癮,常向阿嬤伸手要錢,爭吵到雞犬不寧。小學三年級時,一日放學發現救護車停在家門口,原來是父親暴斃過世,家人一片哀悽,雷雷卻沒有太大感觸。
隨著年紀增長,雷雷愈發活潑自主,姑姑只要聽見阿嬤氣急敗壞又莫可奈何的嚷嚷聲,就會過來幫腔責備處置她。由於家境不寬裕,當愛上電腦遊戲,就只能偷偷跟同學去網咖,一次姑姑意外得知,叫罵中把雷雷拎回家抄心經,而字體凌亂又得一頓痛罵。雷雷至今十分不解姑姑為何對她這麼兇。
生活丕變 失去自由
升上國中,雷雷接到晴天霹靂的消息:阿嬤因健康大不如前,決定搬去和叔叔一家住,她交由姑姑養育。從此經歷高壓管教,過著家與學校二點一線的生活,儘管她再三交代只是和同學一起作報告,仍要交出同學家的電話、地址、家長姓名…。百般查勤讓同學愈來愈少邀約雷雷,也讓她對同學的善意心生愧疚,開始婉拒所有的課外活動。
雷雷不由發展出二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白天在學校,是活潑、熱心、品學兼優的班長;放學在家,她是壓抑、孤獨、沉默寡言的「壞胚子」。這是姑姑參加家長會的描述,曾有老師反駁,姑姑卻來電學校狀告老師「不會教」,消息傳開,大家對「那個姑姑」心生忌憚,讓她變得更加孤單、鬱卒、自卑,常在家中無人時抱狗狗傾訴苦衷,排解心中壓力。
半夜逃家 社工介入
16歲的一天傍晚,她因感冒臥床休息,姑姑在門外喊著吃飯,她回說自己不餓不想吃,姑姑忽然失控衝進來掐她的脖子、打她的臉,雷雷舉手防衛,手臂也掛彩受傷,隔壁房間的表哥趕忙衝進來把母親拉開,姑姑卻反控雷雷動手打她。當天半夜,傷口愈發疼痛,她實在受不了了,偷偷離家向一位鄰居阿姨求助:「妳可以帶我去醫院嗎?」急診室看出是家暴的傷,私下詢問並通報社工。第一次接受社工關切,她好希望自己能被帶走,無奈監護人阿嬤認為:住機構不就等於變孤兒!說什麼也不同意。針對雷雷的幫助改為「輔導自立」。
雷雷記得,CCSA的社工第一次家訪,就被姑姑罵得狗血淋頭,她感到抱歉,社工卻堅定溫柔地告訴她:「不要再逃家了!答應姑姑幾點前回家就要做到。妳的生活很不容易,但只要忍耐,18歲後就可以搬出來了」社工的話像曙光,堅定雷雷的意志力。之後她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考上大學,暑假入住CCSA自立宿舍,等候開學轉進學校宿舍。細心的社工發現她每晚熬夜,是因已往姑姑常半夜叫醒她,給一頓責罵或罰寫,因此只要有人走動她就不敢睡覺,社工說:「妳可以放心好好休息、早點睡覺,這兒沒有人會忽然叫妳起床了。」
扶持成長 自在分享
在CCSA社工給予全人關懷、支持輔助下,她重拾嚮往的自在和安全感。雖然離開姑姑家身無分文,她仍懷著感激的心情努力打工,獲得老闆、同事的回饋肯定。同時,也不忘體驗大學必修學分:學業、社團、愛情。不久,最疼愛她的阿嬤過世,她非常難過,此後卻牢記並努力遵行阿嬤的教導:不要吃牛肉、要讀完大學、找個好男人結婚。雷雷與CCSA維持密切關係,她認為:「很多青少年只來領補助款,太可惜了,其實只要你願意說,他們都願意聽,給一些建議和方向。雖然社工有時愛唸,我也會覺得煩,可是知道他們是真心關心我。而我每一任男友都會帶來給社工看,看待這裡就是我的家。」
如今,已經大學畢業、踏出社會,雷雷仍不時造訪CCSA工作站,帶來飲料、食物分享,一看社工板起臉來唸她不要再破費了,她就嘻嘻哈哈大聲說:「我結案了!」回顧連續10年擔任青年Mentor前往不同育幼院、少年學園,分享個人的自立心得,她常跟院生弟妹說:「我很羨慕住育幼院有存款,我出來時身上只有幾百塊,但現在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了。」每一次巡講,雷雷都再次感謝CCSA,不只是金錢支持和物資援助,更在精神上給予她扶持、陪伴、關懷、鼓舞,讓她感到安心,能夠盡情作自己。她說會永遠珍惜這份家的溫暖,繼續成長,回饋這個社會。
▲雷雷參與Mentor講師培訓,歡愉豐收。 ▲歲末相聚,數算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