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認識阿賢是在去年的中秋記者會上,眉清目秀的他說起話來有條不紊且理性感性兼具、令人印象深刻!在台上他侃侃而談、身為法律系大一學生將來要成為律師的夢想,言談中夾雜著他自幼起失家的缺憾,在團圓季節,特別期盼團聚、與需要被愛的辛酸,令人不捨!
走出失家怨懟 展現領導特質
他說: 「有時候總好奇,不管是中秋節還是過年,那些可以團圓的人,是否想過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沒有家,而那群人一直渴望著與家人相聚的溫暖。」他的這一番話感動了在場每一個人,甚且有出席者偷偷在眼角拭淚…
▲阿賢擺脫幼時陰霾 勇敢築夢
阿賢說,他國小四年級因為父親失業、家暴,及母親罹患思覺失調症入住療養院,他和姐姐一起被送進寄養家庭,最小的妹妹也是一出生就出養;這對年幼的阿賢是巨大的打擊,他往後的成長,常因缺乏親職陪伴而倍感空虛,也常因此氣餒,甚至藉故亂發脾氣,宣洩內心的不滿;好幾次為了博取關注,不惜與老師頂撞、當場掀桌…他悲憤地認為老天怎麼給他這樣一個不公平的環境與家庭?
幸好他輾轉了二個寄養家庭後,加上朋友們的接濟與支持,點滴的關愛讓他逐漸走出失去家庭的怨懟與憂傷;青少年時期、他以優秀的成績考上基隆高中,後來經由社會局轉介基隆大光兒少之家,在這裡認識改變他一生的基督信仰,也因為機構內正向自由的風氣,讓他在團體生活中愈發沉穩,成為50人小組團契中的主力幹部,展現他優異的領導特質。
▲阿賢Mentor談職業性向&工作選擇之影響
感受恩典 立下助人志向
他說在大光兒少之家,領受滿滿的恩典、而且在這裡也找回失去已久的幸福感!他不僅學習各種樂器,還有機會出國參加聚會、機構內成員彼此加油打氣,從小失家失愛,但正面的鼓勵與信仰滋潤,讓未成年的阿賢與其他自立少年一同感受社會溫情與天父慈愛;阿賢從中倚靠信仰的力量與心靈慰藉、勇敢克服生活種種挑戰、學習自立自強,而不再只是自怨自艾。
回想當時生活常捉襟見肘,努力課業之餘,兼差打工,但他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早熟的他懂得以感恩回報怨懟;立下志向,往後要用助人實現夢想、回饋幫助過他的社會與大眾!
前二年的台灣,因疫情肆虐百業蕭條,阿賢的打工也暫無著落、原本寄宿朋友家,經由社會局轉介至CCSA;CCSA成為阿賢另一生命的貴人,他當時剛考上私立大學的法律系,好不容易到的二份打工機會,因為忙於課業、只能擇一,卻又因短絀的打工時薪,根本無法支付龐大的學雜費用。他還曾為了學費低聲下氣求救於親戚,但親戚的冷漠讓他惶惶不安,不知大學四年該怎麼度過?
伸出援手 將愛傳遞出去
為鼓勵阿賢安心就學,CCSA社工爭取全額支付他大一數萬元的學雜費,還提供租房租金、押金,以及每月的獎助學金等;讓為課業與生活兩頭奔波的阿賢有了喘息與安心,也因為CCSA這雙穩定的臂膀,讓他往成為律師夢想之道更行穩健。
▲阿賢勤懇向上成為自立少年的標竿
阿賢說,他最服膺來自聖經的一句話:「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回顧過往,他從小雖然失去家的庇護,但社會大眾及CCSA都伸出援手,讓年少的他失愛,卻沒有失去希望,他很期盼未來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阿賢想當專精「刑法」的律師,將來或能實現正義。他感性地結語:「對於沒有家庭支持的人來說,要達成的事非常不簡單,但是因為CCSA的陪伴,我能勇敢的走下去,從小被幫助到大的我,待有能力時,也要幫助別人」。現在的阿賢,擔任CCSA自立青年Mentor,他勤懇向上的生命扉頁,已成為失家少年的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