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26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基金会中心网执行副理事长程刚,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何文,北京慈弘基金会秘书长庄伟,公益时报公益事业中心总监张雪弢,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执行主任孙忠凯,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助理兼9958救助中心总监王昱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救助中心总监匡莉芳,中华儿慈会筹资合作部高级主管赵玮,等一行20余人赴台开展访问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参访了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CCSA)、花莲善牧中心、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旨在通过到访学习,了解台湾公益慈善优秀经验,加强两岸慈善沟通与公益合作,搭建两岸慈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参访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走近慈济
1966年证严上人创立于东台湾的花莲一隅,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角钱,投入竹筒里,与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创立慈济,开始济助贫困,拔苦予乐的工作。慈济的志业,由慈善而医疗、教育、人文;从偏远的花莲开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个国家设有分支会或联络处,迄今援助超过七十一个国家地区,慈济人以感恩心,付出无所求,为每一位受难者真诚关怀与肤慰。
慈悲的足迹虽已遍洒全球,但天下仍灾难频传,上人殷切叮咛「来不及、来不及了!」,呼吁大家加快脚步,汇聚善与爱的力量,人人力行克己复礼,回归简朴生活。因此,在慈济迈向第四十一年之始,上人提出「回归竹筒岁月」的叮咛,呼吁人间菩萨大招生,加快净化人心的脚步,起救苦救难之行,予乐拔苦;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祈愿为达到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无难共同努力。
参访慈济
参访期间,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人员为儿慈会一行人播放50周年宣传视频并开展交流。慈济人所推动的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统称为「四大志业」;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小区志工、海外赈灾,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法印」。慈济人共同秉持着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的理念。以「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怀,超越种族、国家、语言、肤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志业,不仅使「大爱」成为一种普世价值,更将中华文化底蕴中的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
导览的志工是教师出身,因做了川震志愿者去大陆,回来就加入了慈济。她带领大家参观慈济的展厅、讲堂、环保制品,并详细介绍慈济的慈善文化理念、教育理念及发展历史。慈济现已成为国际社会ngo可持续运作的一面旗帜,它的成功体现了不同于欧美ngo运作的中华慈善文化和慈善事业的特制。它覆盖率了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社区服务,紧急救援等多领域的公共事业,是名符其实的大慈善,是民间公益 ,其紧急救援遍布全球九十多个国家,在这一领域,慈济一直做的是“世界大公益”。
活动最后,大家一同观看纪录片《大体》,每个人都深受感动。慈济大学为了培育优秀的医护人才,更在证严上人的推动下,开启了「无语良师」遗体捐赠的先河,让医学院学生藉由大体捐赠者的大舍情怀,让自己的专业训练更加扎实,期许未来能回馈到每一位病人身上。这项创举也带动了台湾医学教育在解剖学上,及医疗人文精神上的提升。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王林向慈济赠送由受助儿童精心制作的手工刺绣,希望今后儿慈会可以和慈济开展两岸公益合作,共同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助力。
中华儿慈会王林理事长(左一)向慈济赠送纪念品
参访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
走近CCSA
【CCSA缘起】:鉴于明日的成年罪犯,是今日的偏差少年,是昨日的失爱儿童,本会于 2002 年 10 月创设,秉持”教育爱”服务失家儿童及少年。
【使命宗旨】:关怀失家儿,建构资源服务网络,使健全成长与正向发展。
【组织愿景】:成为失家儿资源服务中心
【服务对象】
1. 全国育幼院&少年中途之家
2. 失家儿-失去父母照顾安置机构中的孩子
3. 自立少年-离开安置体系、需要独立生活扶助者
参访CCSA
社团法人中华育幼机构儿童关怀协会(CCSA)秘书长/创办人洪锦芳接待了儿慈会一行人,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CCSA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蓝图。CCSA已经设立十五年,有成熟的社工团队,成熟的儿童保护服务经验。洪锦芳秘书长特别谈到,家庭暴力往往来自家长认为自己有权力教育孩子,但这个权力行为在实践中越过界限成了虐待。社工干预,家长就认为社工限制和挑战了自己的权力,会发生冲突。社工对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很重要。洪锦方秘书长还向大家展示了协会开发的服务蓝图,对大家今后的社工工作开展有启发。
洪锦方秘书长为大家作介绍
参访现场
参访现场
工作人员还提到,台湾儿童保护的创新是向社区延伸,尤其是发展社区合作经济,支持家长在社区找到适当的工作,聘用家长做临时托幼工作。社区其实就是各类社会服务的载体,儿童服务如何与社区的其他服务连接起来,整体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显然不止于台湾地区,大陆更是如此。
CCSA工作人员为大家做分享
中华儿慈会与CCSA互赠礼品
合影
参访花莲善牧中心
走近善牧中心
花莲善牧中心是台湾东部地区妇幼保护的机构。自1987年以来,设置中途之家庇护所,守护着无数受到性侵害的少女,以及帮助许多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陪伴她们勇敢走过生命中的难题和困境。
宗旨:发光做盐、荣神益人(为主以爱事人)
愿景:培力儿童、青少年与妇女之全人发展及家庭和睦
核心价值:和平、互助、简朴
未来发展愿景:
一、因应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动和需要,为身心受创少女营造更完整的全人辅导安置业务。
二、建设一个安全、复原、展业陪伴的家园,开启遭受暴力侵害及弱势妇女未来生命蜕变的契机。
三、关怀弱势少年、发展原住民小区外展服务、改善部落少年儿童的成长及学习环境。
四、深化更理想、更有效力的专业助人能力、关切社会儿童及妇女议题的变化、回应上帝的爱和呼召。
参访善牧中心
善牧中心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了中心的成立和发展以及救助具体情况,并在现场与大家开展公益交流。“善牧”一词是源自于圣经,意思是好牧人。当年那群充满爱心的妇女就是依循好牧人的精神,像照顾受伤的小羊一般,细心呵护被救回来的不幸少女。2017年安置少女13人完成蔬食爱地球、和平分享爱、单车环岛骑迹657公里完骑体验。善牧三十再攀高峰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
中心工作人员向大家作介绍
参访现场
参访现场
中华儿慈会向善牧中心赠送纪念品
参访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
走近儿童福利联盟
儿童福利联盟是一公益性的组织,非以营利为目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福利工作的推展,除持续法令政策的修订与倡导之外,亦因应社会变迁与问题,开展了许多新兴的直接服务方案,包括收出养服务、失踪儿童协寻服务、弃儿保护服务、 托育咨询服务等,儿盟秉持为儿童谋取最佳福利的宗旨,由专业的社工人员一方 面为特殊际遇儿童提供相关保护工作,同时也为一般性家庭建构完整的支持网络。
愿景
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世界
使命
•推动儿童福利服务政策与法规之修订。
•倡导儿童福利理念。
•提供儿童福利服务。
•发展儿童福利服务研究。
•整合儿童福利服务网络。
•建立儿童福利研究数据库。
参访儿童福利联盟
儿童福利联盟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了联盟的概况,联盟一直秉持为儿童谋取最佳福利的宗旨,由专业的社工人员开展为特殊际遇儿童提供相关保护工作,同时也为一般性家庭建构完整的支持网络。
分享交流现场
中华儿慈会向儿童福利联盟赠送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