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編採 日期: 2017-11-22
【本報訊】為促進司法社政重視兒少安置服務的現況與挑戰,提升關懷保護安置個案權益服務與機構專業發展,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在十一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及國際CRC委員來台審查「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前夕,於16、17日舉辦2017「十五自立,三十而立」兒少安置服務論壇暨工作坊(見圖)。
依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與《兒童替代性照顧導則》,兒少安置服務在於協助兒少家庭重整,得以返家;或幫助兒少重返社會穩定適應,建立新的家庭體系。為此,會中邀請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司長分享「兒童保護,從家開始—談兒少安置的家庭處遇」,探討兒少即早返家的可能性。
此外,安置結案的青少年,多於社區從事勞力、低薪或部分工時的工作,因轉銜自立準備中,較少「職涯發展」的概念。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前院長鄭俊華分享有關香港在推行生涯規劃項目方面的概況,並以其督導香港與澳門住宿服務的豐富經驗,帶領「兒少安置機構服務管理」工作坊。
性教育也是「品格教育」
面對原生家庭依附關係失落,安置青少年容易成為年輕父母,或複製約會暴力、婚姻暴力受害者、兒女保護安置…等問題。台灣性教育學會高松景理事長分享「從失落依附關係,談情愛教育—自立與成家之路」,從「全人性教育」切入,倡導性教育也是一種「品格教育」,為支持美滿家庭生活,教導為自己性行為負責的教育。教導重點不在性知識,乃在教導與性有關的價值,與將價值實踐所需的「能力」,所以性教育也是「生命教育」,要發揚人性,教人成「人」。
高松景表示,全人性教育的目標:以「愛」為核心價值,愛別人之前先愛自己(提升健康自尊),辨別真愛與假愛,進而了解什麼是愛;他以「生活技能(lifeskills)」為導向,教導增進健康親密關係所需的各種生活技能,進而學會愛的能力。
最後由CCSA秘書長洪錦芳帶領進行綜合座談。展望未來,洪秘書長期許安置、教育、司法、社政及社福單位,更多攜手努力於兒少權益與發展議題,CCSA將推動職能培力、情愛教育及社區少年自立等,因應弱勢兒少困境與挑戰的現況,共為轉化社會福利服務為「社會資本」而努力。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15316#ixzz51IuEuO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