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8月23日(五)於桃區工作站辦理今年最後一場【自立工坊】,課程邀請翔愛公益慈善協會王璟琦老師擔任講師,來和現場11位自立青少年、3位社工、1位社工實習生、1位生輔員談投資理財,聚焦於多元化的投資工具,包含了存錢、股票、外匯、債券、保險、期貨、虛擬貨幣及房地產,並結合現金流桌遊,讓學員們在模擬實戰中學會投資的智慧。
講師首先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覺得賺錢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一問題引發了學員們的熱烈討論,他們一致表示賺錢的主要目的包括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存錢買房、償還債務以及日常開支。這一討論為接下來的理財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幫助學員們明確了理財的目標。
▲談投資工具有哪些
講師隨後強調每小時產值的重要性,指出提升產值的關鍵在於考取相關證照,並將其與現有工作結合發揮效益。這一點幫助學員們理解了如何通過增強專業技能來提高自身價值,從而在職場中取得更大的成功。接著,講師帶領大家深入探討了各種投資工具及其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並講解「投資三角形」的要素:風險度、流動性和獲利,用「2好1壞」原則分析了各類投資工具的優劣。
▲知識、觀念建立
在講解股票投資的過程中,講師以「股利」和「資本利得」為切入點,說明了不同年齡階段應採取的投資策略。他指出,年輕人可以承擔較高風險,追求資本利得,而年長者則應偏重於穩定的股利收益。此外,講師還介紹了高風險投資,如外匯保證金和資金盤,警示學員這些高槓桿投資的法律風險,並提醒他們在追求短期獲利時要小心潛在的巨大風險。
▲現金流桌遊撰寫身份、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等基本資料
講師詳細說明了股票買賣和房地產投資的基本知識,並鼓勵學員在接下來的現金流桌遊中深思熟慮每個投資決策,學會計算投資報酬率。隨後,學員們在桌遊中扮演相同角色——機械師,起初擁有相同的收入、支出、資產與負債。遊戲過程中,隨著骰子的擲出和不同的挑戰,每個人遇到了不同的投資機會或財務挑戰。學員們在股票市場中積極交易,掌握價格波動,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然而,當遊戲接近尾聲時,許多學員因獲利良好而將所有資金投入股票,忽視了房地產的長期收益,也未留下現金作為緊急備用金。講師總結,這一現象反映了真實投資中的常見錯誤:忽視風險分散的重要性。他提醒大家,無論投資何種工具,都必須保持警覺,並準備3至6個月的生活費作為緊急備用金,以應對突如其來的財務風險。
▲現金流桌遊大戰
本次活動不僅讓學員們深入理解了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還通過桌遊模擬實踐了明智的投資決策。對於這些充滿活力的自立青少年來說,理財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獲利,更是為了在風險與收益之間找到平衡,為未來的生活打下穩健的基礎,相信他們會將今天所學化為實際行動,勇敢邁向財務自由,面對挑戰時輕鬆應對,開創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CCSA桃園工作站/周湘庭 社工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