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本會CCSA主辦、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贊助的113年度「再履行吧」自立Mentor培植計畫──S計畫之履-社會服務行動在台北車站展開的深度導覽活動,由無家者大哥帶領自立少年探訪無家者日常生活的環境與挑戰,為這群年輕人帶來不一樣的城市風景。活動起點選擇在北車的東三門外,大哥一邊帶路,一邊用自己過往在北車的生活經驗,生動地向少年們描述了每個門口的特殊性——南門常出現有組織的團體活動、東門雖適合老弱婦孺但座位有限、北門則適合年輕人但夜間較冷。這樣的生活細節,不僅是對無家者的生活困境的呈現,更讓少年們體會到,無家者在城市中生存的每一步,都充滿選擇與智慧。
▲無家者大哥在北車東三門外帶領少年們的場景,展現活動的起點
接下來,大哥帶領少年們來到機場捷運,提醒他們當處於陌生環境時,應先尋找基本生存所需的設施,並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自處與自立。行進至台北車站的地下街,大哥詳細介紹了飲水機、廁所、座椅等無家者依賴的設施,少年們透過大哥的引導,切身感受到這些日常設施在不同情境下的特別意義。最後在北車大廳坐下討論時,大哥向少年們分享了他人生的起伏——從工廠工作累積的存款,到沉迷遊戲耗盡積蓄,再到如今努力工作、重新規劃生活的奮鬥歷程。大哥的故事使少年們深受震撼,並開始反思自己對金錢與生活的態度。
▲無家者大哥帶領大家了解北車地下車的落腳處
活動的第二階段,少年們來到了「重修舊好」——一個為無家者提供社區支持的空間。人生百味的工作人員透過Kahoot問答互動,讓少年們了解無家者的補助資源與相處方式,鼓勵他們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去接納無家者。社工進一步解釋了社會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與真實情況的落差,帶領大家重新審視對無家者的標籤化認知。這一系列的交流,讓少年們逐步意識到無家者的多樣性,並看到個別需求的存在。
▲少年們與無家者大哥、社工在台北車站前合照
這次活動讓自立少年不僅更深入地認識了無家者,也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了其對不同社會議題的關心。從初步的觀察到深入的討論,無家者大哥的親身經歷成為少年們反思的鏡子,啟發了他們對自身生活的重新認識。活動的尾聲,大家共同表達了對未來更深入參與此類社會活動的期望,相信透過這樣的接觸,能幫助少年擴展眼界,培養其同理心與社會參與感。未來,我們也將持續與相關機構合作,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讓社會大眾對無家者群體有更真實的了解。(CCSA桃園工作站/周湘庭社工督導)
▲少年們在「重修舊好」空間互動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