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2013「香港扶幼會六十週年會慶 : 院護照顧及特殊教育服務國際會議」暨參訪~ DAY 1

洪錦芳秘書長、彭淑華教授、洪儷瑜教授、林瑜珍執行長應邀擔任主講人

適逢香港扶幼會六十週年會慶並舉辦國際研討會議,洪錦芳秘書長、彭淑華教授、洪儷瑜教授、林瑜珍執行長應邀擔任主講人,本會亦邀約兒童局張秀鴛局長、資深兒少安置機構主管、學者共十七位,於 1月 10日至12日共同前往 香港參與盛會。夥伴們天未明就從台北、台中、高雄三地出發搭機,赴港開拓新視野。CCSA 秉持一貫求知態度與重視效益,既已出國, 則把握機會,除扶幼會行程,亦自行安排參訪 多家機構, 盼豐富學習之旅,以下將逐一為您介紹。


第一站來到小童群益會。首先由 永宜助理總幹事簡介,該組織現今發展趨勢、最新服務,與兒童之家等事工拓展經驗。再由王美玲督導主任帶我們參觀位於同一棟樓的成長發展中心,主要提供亞斯伯格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特殊學習障礙,甚至資優生等兒童,語言訓練和相關課程。從一樓所有展示和擺放之文宣,到整體服務介紹,可發現小童服務對象非僅「弱勢」族群,還包括一般家庭兒童,且依 經濟評估有不同收費標準,如此可去標籤化,求助者 致感到丟臉。甚至 機構更有財力研發高品質服務。對社工而言,亦可塑造「專業」形象,有助推動此階段兒童之發展權益與生命品質。


此外,兒童之家以家長和替家長在一般社區中提供安置照顧,服務設計以家庭為中心,原生父母亦可至此探望子女,社工藉此修復其親子關係,持續為兒少返家做準備。 在我國,許多少年 結束安置後,返回 功能不彰或 關係 充滿問題的家庭,得 獨自面對 茫然未來。 未來,盼 我國也能推動 group home 制度,召募培訓家長,讓兒少在家庭而非機構環境成長。小童群益會為一大型兒少之機構,旗下擁有 200 多名社工, 提供多面向服務,包含:兒少、家庭、學校、社區、就業、心理、特殊兒童等,並從事研究發展,為內地機構提供督導及培訓制度。因時間限制,我們僅參觀了成長發展中心,即已感到收穫良多,盼望未來再有機會進一步瞭解其兒童之家與少年就業服務。(CCSA 社工部/張素菁 方案組長、研發部/劉又慈 研究專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