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於今年5月於中區舉辦兩天一夜的自立宿舍體驗營,共辦理1梯次,合計2名學員、2個單位參與。以生活自理、社區資源、租屋等自立生活面向作為主題,使即將離開安置機構而需要自立生活的青少年透過任務實作、體驗學習,提升自立知能。
▲社區資源踏查
「自立」一詞包含許多要素,每個人對自立的定義也多少有所不同,這次活動中有一位學員認為「經濟獨立」是他在未來自立生活上最想要追求及達成的目標。
這位學員一開始覺得經濟自立是很抽象的名詞,經由社工員的引導,慢慢勾勒出經濟自立的藍圖……首先需要一份穩定工作收入-畢業後希望到火鍋店工作,每月有三萬月的薪資;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一定有支出-生活費、房租等;扣除每月支出後,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規劃每月強迫儲蓄8,300元,於10年後就有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100萬元)!這位學員透過活動的學習,親身感受到思考及規劃的重要性,唯有透過規劃及執行,才能實現經濟自立的目標。
▲自行烹煮晚餐
也因此學員們體會到在自立路上很重要的能力之一為「財務管理」,但知易行難,另一名學員因離院期程還早,尚未面臨立即自立生活之需求,因此帶著交朋友、好玩的心情來參加,結果在第一天就將派發的所有任務費花完了!即使內心對自己吶喊著這樣的行為「不對、不行」,但還是克制不了自己,當社工問他,若重來一次錢會怎麼規劃時,該名學員表示,還是會把錢花完,只是會考慮到生活真正所需(如:要預留吃飯的錢)。
▲享用美味晚餐
青少年自立生活後,需要面臨的新課題還包括「租屋」,學員們透過活動了解租屋管道、房型格局等,並在實際搜尋的過程中發現現實房租均價和想像的落差,一位學員就表達原以為已存到足夠支付離院後房租所需的錢,經過這次的體驗活動覺察到自己在離院前仍需要努力存錢才行。
▲繪製自立藍圖
兩天一夜的體驗營匆匆而過,在第二天的活動發生了小插曲:一名學員在起床時間賴床,怎麼叫都叫不醒,經過機構派員協助溝通,才知道是該學員太想繼續留下來,以睡覺做為拖延返回機構的策略,透過溝通與引導,少年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期待。藉由這次的營隊,學員們除了學習各種自立知能,也學習到人際互動溝通技巧,這些都是在未來自立路上學員們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本,也祝福學員們接下來能持續豐實自身能力,將這次活動中繪製的自立藍圖逐步建構成真!(CCSA南區工作站/蔣旻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