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的Mentor培訓課程,內容延續自首次課程中帶領著各學員整理自身的生命經驗,再度層層深化,以找出各人對於自己生命的進一步理解,探索自身優點及正面影響。也如同各學員的經歷均有其脈絡存在,本次繼續邀請到身兼諮商心理師及電影工作者的張志宏老師為本次將近20位的學員繼續從一個個不同的主題中看見過去,成就未來。
▲更熟悉彼此
學員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本次後續的內容也包含了更多學員們的自我揭露,故在正式開始前老師特意設計了一些暖身的部份,以增進彼此的認識與交流,通過叫喚對其他人的名字,同時把目光及手勢指向對方,除了可以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動的當下外,亦讓眾人進入大量溝通的氛圍。過程中各學員從生疏到熱絡,團隊溫度也漸漸起來,為接下來的環節作好充分的準備。
▲步向光明,遠離黑暗
▲分享周遭的經驗
自己的經驗有限,但我們可以從身邊人的經驗作為借鑒,截取其中優勢,避免步向負面的道路。在暖身過後老師請成員們分組並且仔細思考自己或身邊他人是否曾遇到正向的發展,也讓自己未來想要效法的;另一方面亦想看看,自己或身邊他人是否曾遇到不好的發展,那他們又是為什麼會步向不好的道路呢。接著再這兩者分別畫在海報紙的兩端,象徵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
有成員想到過往離開機構中的朋友,有些當上了健身教練,或在飲料店得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又有些成功考上了大學,或當上了軍人;甚麼有部份經過了充分的學習,最後回歸到機構中擔任起保育員或社工:「曾經我受過你們的照顧,有朝一日我也要成為有能力照顧他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有些孩子離開後則誤交損友,施用毒品;加上工作不順挺而走險,最終受到法律的判決。
▲不同的元素,不同的道路(1)
▲不同的元素,不同的道路(2)
在看見不同的道路後,再讓眾人整理思考,是甚麼原因使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呢?過程中是甚麼因素帶來了影響。這一部份促進了成員們的思考深度,同時也說明著每一件狀況的背後必然有其原因及更大的脈絡存在,當我們了解這一切後,對於自己便有著更多的學習以及成長。只見各小組熱烈的討論各式各樣的原因,其中更整理出一些很重要的元素:像是需要很努力,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是重要的,然後也要接受他人意見然後思考並改進自己,而核心的兩個精神更是要勇於嘗試以及永不放棄,只要這樣也能朝向自己的目標堅定前進,終有一天能達成夢想。
而與此相對的則是交到不好的朋友會讓自己的生命也變得更差,因為同儕深深的影響著自己,同時是否具體一技之長便影響了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若沒有一技之長便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過得很難受。
▲星星的故事
▲拳擊手的故事
接著老師透過播放之前所製作的兩部微電影,內容主軸為兩個不同背景的家庭,或是單親家庭、資源不多,孩子在其中成長的故事。故事中講述了各自相異的狀況,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限制,他們不像是資源充足的家庭孩子一般,每天可以放學回家就有熱騰騰飯菜,上學及休閒時間均有大量的選擇及自由,他們必須自己在家中負擔起一份責任,父親要努力工作賺錢,姐姐需要準備比賽,最年幼的妹妹獨力承擔起做菜煮飯的大任,沒有任何抱怨,而是希望自己微小的力量能夠給予家庭支持。這些都讓我們反思自己所擁有著何等的資源,然後我們是否有善用資源,藉此幫助他人。
▲優勢特質
最後透過參考他人的狀況,回來反思自己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這些優勢都是未來可以努力發光的核心,過程中各位成員都在仔細思考自身的狀況,偶有部份成員想不到自己擁有哪些優勢或優點,在社工的鼓勵下詢問身旁的友人有無觀察到自己的優點,其中帶來了許多當事人沒想到的部份,有如細心,體貼,富有正義感,讓當事人發現了自己沒察覺到的一面。在各成員寫著自己的優點時,有一位的風格與各人均不相同,他使用了圖畫來呈現這一切,分別有「創意、堅持目標、獨立思考、嘗試等等」其後上台更是發表了自己對於不同特質的想法,同時也跟大家說:「家庭給予我的不多,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才行,我再過不久就要離開機構,到其他地方去念書了,希望你們也可以繼續好好念書,裝備好自己,面對未來的路。」就像是一個大哥哥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期待能把自己的祝福帶著大家。
就像是Mentor的雛形一般,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影響著他人的生命,共建出一條更美好的路。 (CCSA東區工作站/林展邦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