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至5月,本會(CCSA)各區工作站陸續辦理少年Mentor講師的團體聚會,有受限疫情而在線上平台(LINE)團聚、或在餐館相約共享用餐時光,也有在各區工作站的聚會,北區少年Mentor團體從2月開始,至今辦理了5次聚會,共有15位自立少年Mentor參與。
▲北區Mentor講師線上相聚,認識彼此並交流自立經驗
不論是線上或實體聚會,各區少年Mentor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彼此交流自立生活經驗,並且一起討論其所期待的Mentor培訓課程、發想屬於各區域的創新服務方案、針對各區域的自立服務與少年Mentor方案提出建議或回饋。
▲少年們透過腦力激盪,發想創新方案的方向與形式
「哈囉!我是103年成為Mentor的小宇,我的職業是……」、「大家好我是107年成為Mentor的阿福,我的興趣……」、「我是社工邀請我入Mentor團體的,目前還沒去機構分享(自立歷程)過,我喜歡……」──2-4月是團體夥伴認識彼此、加深認識的時期,有歷年的Mentor與新加入的自立少年,此次聚會除了分享自己成為Mentor講師的過程,社工也邀請成員各自分享曾參加過的活動、課程、服務方案等,期許可藉由腦力激盪,蒐集成員們發想創新服務的主題與形式。
▲成員們在網路平台上再相聚,一起歸納腦力激盪的成果
在第4次團體中,本會(CCSA)洪錦芳秘書長特地參與並致詞勉勵:「Mentor們要不斷尋求進步,協會也將持續為Mentor講師找到更多資源與支持,期許能協助提升大家的能力,未來可以帶更多自立少年成為Mentor講師,協助『學弟妹』預備自立」。本會(CCSA)施仁誠特助也在場與團體成員們同在,其表示:「每次聚會都很開心可以在當中與大家成長」,且每一次皆會給予在場少年們肯定與鼓勵,使大家更勇敢且樂於分享創新方案的想法、意見。
▲洪錦芳秘書長勉勵北區Mentor講師
時間來到5 月,在第5次的團體中,屬於北區的創新服務方案雛形越來越清楚。大家熱絡地聚焦服務方案的「對象」、「內容」、「地點」、「時間」、「目標與目的」、「執行內容」;資深Mentor小君提到可由Mentor講師們角色扮演,如:詐騙集團、惡質房東等,模擬自立生活中會遇到的陷阱;小穎則分享道:「過去我們沒有這些實際經驗,在自立生活總是跌跌撞撞的,如果我們可以試著找一些合作單位,例如:店家、房東等,讓參加方案的少年體驗求職、看屋,會有更真實的學習」。
▲少年們熱絡且聚焦地討論,北區創新服務方案的雛形漸漸清晰
因著這幾次的聚會與討論,少年們開始有共同且明確的方向,而團體的每位成員願意在工作賺取生活費之餘,努力排開時間參與聚會,讓在場的社工感謝又感動。在大家分享活動設計的想法時,可以聽到彼此的故事,例如:小穎、小君的分享中可以聽到一個16、17歲自立少年,如何在跌跌撞撞中長出能力與能量;過程中也能看見Mentor講師們的自信,例如:阿時看到團體狀況混亂,主動表達要主持討論;又如:為了讓成員們都可以發表意見,自發地使用遠端連線、雲端硬碟,讓其他人可以線上參與並即時回應……。如今,北區的這一群熱血Mentor,用自己的行動展現出反思與回饋,更持續地走在「蛻變為助人者」的路上!(CCSA 總會方案組/陳秋豪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