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北區工作站於108年7月26日(五)舉辦專業成長工作坊「就業輔導知能訓練」,共11個單位、27位學員參加,包括:社政、司法、安置機構、自立、學諮中心及兒少單位之專業工作者。此次課程特別邀請蘇娉玉講師,帶領學員從企業角度思考,為各領域社會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考面向,及就業輔導之相關概念和技巧。讓實務界的夥伴更了解就業市場的最新資訊,協助青少年穩定就業,提升工作的服務品質。
▲講師蘇娉玉帶領學員從企業角度反思青少年就業輔導工作
蘇娉玉講師先介紹就業市場的最新趨勢,指出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支配的時代,同時AI的發展,在未來將會取代許多人力,並提醒「今日的工作技能,明年可能就過時」的狀況。老師透過調查數據,點出部分工作對於僱用條件已經不再著重學歷,而是能力與經驗,並提供80學分班的學制資訊,鼓勵青少年輔導工作者可鼓勵少年,用較少的時間取得二專同等學歷。綜上可知,如何掌握現今的職涯動態,也成為了社會工作者的挑戰。
▲學員投入於分組活動當中,合力完成小組任務
講師引導學員們針對「企業要求」與「青少年能力」作差異比較,從「專業力」、「溝通力」、「創造力」與「應變力」四大面向開始分析。其中有學員分享,認為在專業力上,企業會希望雇員擁有經驗實作的能力,而青少年則是以證照學歷為居多,可見當中的期待與落差。講師回饋,即使是有社會歷練的我們(專業助人者),也不見得會是企業要的人才,更何況是青少年呢?因此如何讓青少年的特質成為亮點被企業看見,是個值得深思努力的方向。
▲學員分享、交流輔導青少年就業經驗
講師更進一步的協助學員針對「求職者期待」、「少年已具備的能力」、「就業輔導所作的事情」進行案例討論;學員在討論過程中分享到「可以多協助Z世代發掘個人優勢,並給予正面的支持鼓勵」、「培養青少年的工作態度及習慣,提高少年在工作上的穩定性」。講師回饋就業輔導員與社工在處遇方式上有所差異,前者偏向目標導向,後者則以陪伴為主,但目標都是協助就業,彼此可以互相學習,完善服務的全面性;另建議學員在協助青少年就業時,可將目標拆解以協助少青年分段練習,將每個職務視為一個輔導目標,漸進培養工作態度及習慣。
▲學員們分享小組討論內容
此次專業成長工作坊承襲過往,除講師講授外更促進學員們之間的經驗分享、共同成長。學員回饋此次課程有助「了解如何協助特殊孩子的就業輔導」、「了解就業趨勢與個案優勢」、「了解企業家和社福團體能互惠的地方」、「矯正了過往的心態與迷思」等。CCSA北區工作站將於9月6日辦理【藥物濫用兒少預防輔導暨家庭服務訓練】,歡迎各位夥伴踴躍報名。(CCSA北區工作站/陳亮熊 實習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