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北區工作站於5月17日舉辦今年第4場團輔活動,共有12位少年參與。本次活動邀請臺灣戲劇復原力協會的鄭涵尹社工師及其工作團隊,以「自立路.共甘苦」為主題,帶領少年透過戲劇治療活動,整理個人生命故事及自立歷程,彙整正向經驗以回饋自我,亦透過與團體中其他成員的互動,建立社會與情感支持關係。
▲帶領者帶動少年進行活動
本次為「自立路.共甘苦」團輔活動的第一次聚會,為了讓團體成員之間有基礎的認識,活動設計皆以破冰及建立關係為主。一開始帶領者先帶來「真的假不了」活動,讓現場少年猜測帶領者的自我介紹何者為誤;團體成員在猜測時,能夠具體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在蘑菇農場工作是假的,因您連蘑菇的種類都說不出來」──少年因此跟帶領者有來往地對話,漸漸跟上帶領者的活動節奏。
▲年畫下彼此的臉龐
爾後進到「旋轉自畫像」活動,少年嘗試去觀察身邊每位夥伴的特徵,一人一筆畫下每張臉龐的畫像。「我覺得我的眉毛畫得滿像的」、「我的瀏海的確這麼整齊」,少年的回饋中帶著微微笑意,成員間於此有了第一次的互動,亦將彼此的面容刻印在腦中。
▲少年們互相擊掌打招呼
當團體氛圍逐漸熱絡起來後,帶領者與少年一起開始「食神歸位」遊戲,過程中團體成員需按照帶領者的指令進行各樣的動作,如:擊掌、握手打招呼、拍肩膀等,讓少年與夥伴開始有肢體上的接觸及面對面的交流,加深團體成員之間的連結。
▲少年們於活動中連成一線
▲活動中少年接受挑戰
最後,團體成員藉由「神燈」活動,思考對團體的期待及未來展望,並透過紙筆將其一一記錄下來:「希望我可以更認識自己」、「想要學習到自己平時學不到的」、「期待成為更好的人」,看著少年真誠地許願,期許每個想望都能隨著「神燈」兌現。
▲少年寫下團輔的期待與未來展望
「自立路.共甘苦」團輔活動將辦理至108年10月,每月其中一個禮拜五晚上大家會相聚在天津街的活動小窩,期待透過每一次的聚會,帶領少年往穩定的自立生活更前進一步,共享生命路上的甘苦滋味。(北區工作站/洪冠聰 社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