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A南區工作站今年為Mentor青年導師規劃一系列的課程訓練,經過第一階段「情緒的覺察與辨識」課程後,Mentor志工們都能了解情緒的意義並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第二階段課程以「同理心訓練」為主題,於9月17日邀請「芯耕圓」陳春曲諮商心理師前來授課。課程一開始講師與志工互動討論「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同理,什麼時候我們很難同理」來進行開場;並結合實際案例討論,讓每位志工能熟悉靈活運用同理心技巧,提昇助人能力。
課堂中,講師要大家隨機二人一組,並且發放「情緒卡」給各組成員,其中一人當訴說者,另一人當傾聽者。將情緒卡全部攤開在桌面上。訴說者選擇最近一件有情緒、在意的事跟傾聽者分享。傾聽者從情緒卡裡挑出訴說者在事件中的情緒,將卡片交給訴說者,由訴說者決定是否收下卡片。講師提出:當孩子情緒上來時,容易做出不理智事情,原因就是情緒過不去,但要如何幫助孩子緩和情緒而非壓抑情緒呢?講師說:「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需注意: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2.協助孩子察覺、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3.千萬不要在孩子情緒高漲時講大道理,擁有同理心是為重要。」
接下來,講師運用案例說明,讓志工分組進行演練,以自己遇到的個案為例,舉一個和個案談話的例子,請提案者扮演個案,同理者練習同理心,觀察員記下對話並給回饋。透過此練習讓志工學習到,同理心就是辨識對方的世界及感受,讓對方知道你了解。此外講師也提到所謂同理心,就是能夠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跟對方所知的世界是很不一樣的,所以要試著放下一些觀念及既有的想法,想辦法進入對方內心世界,才能夠瞭解他們的想法是什麼。課程很快進入尾聲,期待透過此次學習,讓志工在服務過程中提升自我能力,增加同理心,學習如何以他人立場看事情;並應於每次與少年互動,讓服務關係長久維持。(CCSA南區工作站社工專員/林雨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