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CCSA中區自立青少年支持團體與「成人教育課程-生命課題與關懷」

講師問少年們:「『視障』是我的優點還是缺點?」。一位少年回答說:「是『轉捩點』!」

為鼓勵自立少年面對自身的生命課題,本會中區工作站在106年4月9日下午辦理「生命課題與關懷—看見生命的光」活動,邀請鍾宛貞社工師分享自身生命故事。共有12位安置機構院生、離院自立少年、地方法院保護管束青少年等參與,期望藉由講師積極進取的生命見證,增進自立青少年面對困境的正向力量。

 


▲講師介紹視覺障礙及視障輔具

 

首先,講師分享自身因健康狀況,進行腦瘤開刀切除手術,本來一切都順利。但意外地,在醫院慢慢復原時,才發現因鵝蛋大的腦瘤壓迫到視覺神經及嗅覺神經,導致手術雖然成功了,但失去了嗅覺、視力僅存0.01。這個事實,當初始料未及,震驚及絕望席捲而來,輕生念頭也揮之不去。後來,因為家人的愛與不放棄,與同事朋友持續的關心,加上一句「你還有我」重新溫暖了絕望的心,於是轉念選擇與「視障」共存,接受了自己後天的視覺障礙!

講師表示,在身體調養好之後,便至啟明學校學習使用視覺障礙的輔助器具(盲用電腦、點字、擴視機…)、學習生活技巧、定向訓練,所有一切視障者所需的生活技能。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講師與青少年分享一路走來的跌跌撞撞,堅持努力用對的方法,讓自己可以應付工作上、學業上、生活上各樣的要求。讓自己成為專業的視障者。

 

▲講師分享獲頒十大傑出青年的過程

 

「您是如何自立的?」一位少年詢問講師的自立經驗。

講師說,她在開刀發生視障之前,無論求學或就業都住在家中,生活在家人的保護傘之下。但在視力僅存0.01之後,被父母親要求搬出去學習獨立生活。表面上看似殘忍的要求,卻傳遞出父母親的用心,希望她培養獨自生活的能力。經過一番的學習與訓練,現在的他已經是能完全自立的視障者:星期一至星期五,在靜宜大學從事學生輔導工作,週末獨自一人搭車至花蓮東華大學,繼續完成博士班的學業。近年來,又加入「展翼合唱團暨視障天使協力車隊」,規劃每個月帶領視障者騎乘兩次單車,並且完成一次健行活動…

 

▲講師分享輔導其它視障者的經驗

 

課程最後,講師問少年們:「『視障』是我的優點還是缺點?」。一位少年回答說:「是『轉捩點』!」一個看似悲慘消極的起點,被講師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她的人生,這個「轉捩點」讓她的人生徹底的不同了。藉由這場生命經驗的分享,有少年說:「就算面對逆境,也要學習正面思考,珍惜自己的生命」、「要珍惜生命及自己所擁有的人、事、物」。(CCSA中區工作站/劉秋蘭 社工專員)

 

▲少年獲得講師的著作-「是誰偷走我的眼睛」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