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桃園工作站繼二次「理財工坊」後,6月13日續於衛生福利部北區兒童之家,舉辦「生涯e點通」自立工坊,有鄰近的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藍迪兒童之家等地49位少年參加。
活動內容,主要針對少年的離院生涯預作準備,除了探索個人生涯價值觀,也讓個人彩繪未來的藍圖,以為達成夢想而努力。同時,工坊邀請『夜夢。晨光~解夢工作室』創辦人、新譽管理有限公司職涯課程的李香盈諮商師擔任講師,讓少年們對自我有了初步的探索與瞭解。
少年們樂在破冰活動中
活動先由青年使命團帶領遊戲破冰,讓少年們為各自隊伍努力,接著李老師引導少年學員進入「生涯探索」的階段,首先閱覽「青年生涯價值觀」參考表,由各人圈選10項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再選出最想擁有的5項,並寫在小卡片上,六人分組繞桌行走,同時聽從指令:當講師說:「你的人生遇到困境時…」,少年就必須割捨手中的一張卡片在桌上,當講師說「你的人生遇到順境時…」,少年要趕快從大家丟棄的卡片裡,搶一張回來。活動結束,講師帶領大家檢視哪一張卡片丟出後覺得後悔,又哪一張搶回來後很懊惱,還有哪二張是最後都不願丟棄的卡片,並邀請少年學員們分享感受。
生涯價值觀小卡應用活動
之後,請大家思考,若實踐這5張卡片上的價值觀,那未來要過什麼生活?講師請少年們閉上雙眼、透過輕音樂的播放,帶領想像一年或一年半後自立生活的樣貌,到那時不會再有機構幫助少年,也不會有人將少年的生活安排好好的,自立生活完全要靠自己去努力。講師問大家覺得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生活?接著詢問少年「早上起床,自己會住在哪裡?房間長怎麼樣子?」「刷牙洗臉出門後,是到哪裡工作呢?是去公司、還是在學校繼續唸書?」「工作的話,又會做怎樣的工作內容?」「一個月下來打算賺多少錢?可以實踐夢想及想要的生活嗎?」至終,可以實踐剛剛少年一直握在手中很重要的卡片嗎?
講師繼續述說,「晚上下班後,又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呢?」「也許和朋友聚聚、也許打打球,說不定回到房間,繼續唸書或做做家事…」,「上床睡覺時,當躺在床上,回想這一整天的生活時,覺得充實還是空虛?」講師也問少年「這是開始自立生活的樣子嗎?」也許這是一年後少年想像的樣子,那麼二年、三年、四年、甚至五年之後,少年希望五年後的生活仍是一樣嗎?還是希望已經不太一樣了?
講師說「有的人會想要有自己的房子、想要有自己的家庭、有專業的能力,或習得一技之長…」,老師問大家「為了這些夢想,這五年需要付出什麼努力?」最後,講師請大家睜開眼睛,並把剛剛所想像的畫面畫在紙上。講師請大家邊畫邊思考,有什麼樣自立生活的畫面,才能回應少年在一開始活動時選出來最重要的5張價值觀卡片。
藉由老師引導,少年閉著眼睛想像未來自立的生活樣貌
少年學員們著手畫自立生活的面貌,完成後,講師邀請十名少年上台分享,有的少年希望半工半讀,努力儲蓄以供出國深造,到時生活可能會很忙碌,或常被老闆使喚,但做錯事了也會自我反省改進,並樂於幫助別人;有少年未來想作社工助人,所以會努力唸書完成學業,廣交朋友,並存到第一桶金,也完成出國旅遊的夢想;另有少年表示未來想當美容師,她畫了在幫客人美膚工作的樣子,偶而會和朋友碰面敍敍舊,希望有好的伴侶,也想去旅遊,期待未來出師後每月可賺到3~4萬元,有穩定的工作,才會有好的生活品質。
少年們上台分享自己的夢想
自立少年分享自立生活及生涯規劃
課程結束前,黃姓自立少年上台分享自我獨立過程,平日已在餐飲業工作,講述自己讀空中大學的原因、生涯規劃與目標,大家對她的分享十分專注聆聽,少年也表示「對於助人也有興趣,所以選擇空大心理系」,會後有少年主動留下向她請教自立經驗。最後,由CCSA桃園工作站的社工播放”舊鞋救命及送蚊帳到非洲的慈善計劃”及『To believe』這首詩歌作為尾聲。
本次自立工坊,與會的少年除了思考與學習「知道自己的未來該如何規劃」、「懂得自己未來要過怎樣的生活」、「認識自己有哪些優勢,再去努力增強」外;相較於非洲正有無數的人們在疾病、飢餓困苦中生活,少年們看完影片後更知道要珍惜自我現況所擁有的,更有少年表達「弱勢不能是藉口,是要提醒我們更加珍惜」,真好。(CCSA桃園工作站/方慧敏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