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輔你一把,就業增能──111年度CCSA「深耕就業 教育培力」就業增能課程

本次課程第一場帶領成員認識職場溝通文化,習得有效溝通技巧、透過市場分析洞察先機規劃職涯發展

本會中區工作站於4月10日假「香柏木健康關懷協會」,舉辦由財團法人感恩聖仁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贊助之「深耕就業.教育培力」就業增能課程,共辦理2場次,合計26人次學員參與。本次課程邀請「毓得社會福利基金會」賴基傑總督導擔任講師,第一場帶領成員認識職場溝通文化,習得有效溝通技巧、透過市場分析洞察先機規劃職涯發展;第二場認識垃圾如何變黃金,體驗不起眼的廢棄物經由加工、手作成為生活中實用的小物件。

 

▲CCSA陳延道主任介紹賴基傑老師開啟課程

 

賴老師以述說自己的成長故事,帶領成員一同經歷其如何從「國中啟智班被霸凌→青少年期狂飆叛逆(混幫派)→頓悟與過去的傷痛和解→到蛻變立志自助助人」之歷程,協助成員認識、了解、看重自己進而相信自己。老師從自己的學經歷示範如何自我介紹,能讓別人印象深刻又能產生好印象,又以職場人際關係容易產生的訊息落差,透過成員互動交流,協助澄清以及練習對話,減少因為認知差異造成誤解/挫敗而從職場撤離。

 

▲成員檢視自己在職場人際關係溝通交流模式

 

第二階段老師邀請成員分享第一份工作,說了什麼話才被老闆錄取,成員中有從事餐飲服務生、餐廳幹部、門市服務、工廠作業員、專案助理等工作,從事餐飲工作的成員認為表達有相關工作經驗容易被錄取、有一成員認為服務生人格特質很重要,介紹自己活潑、外向樂於與人互動;也有成員直接表達想要賺錢,其中已工作多年擔任幹部的成員則表示,自己徵才看重的是自己的價值,以及能為企業做什麼,在溝通交流中,觸動另一成員覺察自己在工作中的困境,來自於不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導致投身在陌生的領域無法伸展專才,老師建議該成員,了解企業要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適時修正才能適得其所。

 

▲如何讓自己成為企業要找的人才

 

賴老師以「香柏木健康關懷協會」如何讓廢棄的垃圾(醫療輔具/助行器、輪椅等)變成黃金的故事,強調不起眼的東西還是有其剩餘價值,透過敏銳的觀察力,找對管道就是商機無限,又能創造就業提供弱勢者工作機會,成為社會企業發光發熱。

 

▲賴老師介紹垃圾變成黃金的故事

▲髒兮兮的木頭其實是個寶

 

上午場結束前,老師協助成員盤點自己的過去與現在有什麼不同,試著用一句話形容自己――成員一:過去-壓抑、容易焦慮,現在-關心自己找到舒適的方法因應問題;成員二:過去-空氣、鳯梨未扎根,現在-還是空氣、鳯梨又如何;成員三:過去-正在路上,現在-還在路上;成員四:過去-生氣不如爭氣,現在-人可以笨,但不可以放棄;成員五:過去-放下仇恨,現在-面對它;成員六:過去-想不出來,現在-人生還長,不要懊悔;成員七:過去-不肯饒恕自己,現在-還沒放下;成員八:過去-耍廢,現在/還沒醒;成員九:過去-有自己版圖,現在-版圖依舊;有2名成員則表示還要好好想想。老師統整成員的分享,回饋每個人有都是獨特的,有不同的價值信念、生活態度及生命課題,老師以自己生命故事鼓勵成員,過去種種苦難、挑戰、壓力與挫折,可以成為現在前進的養份,未來蛻變的關鍵鑰匙,鼓勵成員不要放棄、一起「加油!」

 

▲看見不一樣的自己-開心合照

 

下午場次老師介紹醫療輔具相關器材,以及如何將報廢的輔具拆解組裝成為商品出租或販售,也針對輪椅最常損毀的地方(椅墊、剎車、輪子等)介紹如何進行簡易維修,老師強調工廠拆解下來的零件都是寶,現場展示經師傅巧手組合的輪椅跟新的一樣,但價格只要一半,足見商機無限。

 

▲認識輔具的應用及檢易維修

 

本場次壓軸活動--木工手做體驗,為回應成員不同需求,除了賴老師的小木椅製作指導外,最大宗的木椅花架則由該協會專案--林清棋經理帶領大家完成,看到一片片大大小小的木頭被組裝完成實用的生活小物,成員帶著自己手作的成品成就滿分,給自己按個「讚!」

 

▲成員完成手作木椅花架及小木椅~成就滿分!

 

一整天的課程,賴老師從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角度,帶領成員從過往工作經驗中看見自己的就業困境,以及如何在職場上學習有效的溝通與表達,了解自己所處的企業需要的人才是什麼,認識自己的專長與限制,發揮優勢提升自我效能感,裝備好上戰場的武器(專業、工作態度),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資源無所不在,香柏木協會的社會企業經營理念,讓學員體認到,看似不起眼的垃圾,往往暗藏商機,只是欠缺發現,而機會是屬於積極樂觀的人。(CCSA中區工作站/劉秀蘭社工組長)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