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3月12日本會東區工作站辦理第二場自立分享暨支持團體,共8位青少年齊聚一堂,本次為協助新舊青少年互相認識。很多人是初次見面,大家都熱忱的參與活動,但難掩怯生生的尷尬。
活動開始前,由社工帶領一一自我介紹,讓青少年彼此有初步認識,說明團輔活動的核心,鼓勵青少年能主動互相溝通交流,在編織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舉手求助講師及志工,並把時間交由講師帶領織品手作。
講師一開始簡單的說明原住民傳統的編織起源及文化,講師現場詢問有沒有青少年是原住民時,有兩位青少年熱情的舉手回應講師,其中一位主動分享出家中的原住民文化及編織器材,並回憶起小時候外婆用傳統織布機教導如何編家族圖騰,在分享的過程中,其他人也聽得津津有味,紛紛加入話題。
▲講師說明原住民編織起源
講師讓大家自由挑選喜歡的毛線顏色,用簡易的器材,教導青少年編出屬於自己的杯墊,過程中非常需要耐心,有些青少年很認真的跟著講師的步驟。而有些青少年跟不上進度時,會由志工協助,其中小祥個性較三分鐘熱度,一開始講師建議主色不要選黑色,但小祥偏偏拿著黑色說:「我要挑戰最難的!」。
前期小祥積極上進有問題會找志工協助,但最後因打結做錯步驟,直接放棄並表示太累,當志工及社工鼓勵小祥繼續完成時,小祥表示:「這不適合我,我的個性沒辦法做這些細緻的東西。」直到最後他也未完成作品,非常可惜。
▲製作簡易織布機
▲志工協助教導青少年織布
社工帶討論分享環節時,大家紛紛為作品取名及分享製作過程,其中讓社工印象深刻的是阿龍的分享,他的作品名稱叫「炙熱的太陽」;阿龍提到:「雖然我不是原住民,但印象中原住民給人的感覺很熱情,所以我選擇主色為紅色,從一開始跟不太上講師的步驟,到逐漸產生興趣,發現自己對編織充滿著炙熱的情感,很開心今天可以參加這次的活動。」
▲分享介紹作品
▲大合照
最後社工邀請獲得好學獎學金的青少年領獎,表揚青少年們就學上的努力及肯定,也鼓勵在台下就學中的青少年,能一起加入獎學金計畫。(CCSA東區工作站/訾安麗 社工專員)
▲好學獎學金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