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能量工作坊中區場成員合照
102年「兒少安置機構充實能量工作坊」首場於 8/7 (週三)、 8/8 (週四),在台中國軍英雄館舉行,共計16所兒少安置機構、38位第一線工作人員出席 。今年度再度邀請中央大學王燦槐教授,與本會社工部李郁芬主任配搭,並根據101年回饋,將主題訂於 協助學員看見自己的 多元能力, 並且 運用於專業服務上, 方能得心應手 ,游刃有餘。
為了讓學員感受 CCSA 對其身體、心理、專業的多元照顧與尊重,從場地空間、氣氛營造、餐點安排,都以精緻、舒適、放鬆、安全為原則進行規劃, 增進其對環境的信任, 致使能夠自然地分享與 互相支持。與過往不同的是 ,今年度課程 一開始 便直接進入主題「專業準備與供服務的相符性」,講師請學員反思自己現在工作的角色、定位、專長為何?是「通才」還是「專才」?並整理普遍安置機構人員的困境現況,將長期以來第一線服務人員的自責、挫折去個人化,降低焦慮與擔憂的情緒壓力,將自己「倒空」,使能在課程中有所收穫。
王燦槐教授釐清機構中不同專業的工作目標
本次運用影片,讓學員觀察一家醫院中、主管與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合作方式,以及考量事件角度的立場與差異。不同過往的是,講師逐幕、逐句帶領大家檢視劇中所有會談的原則 、 技巧及動機,傳遞「 建立信任關係 」是 治療關係的重要前提,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當我們無法確認需求,甚至沒有聽到、聽懂個案的表達與感受時,就很容易錯失核心議題或在服務上出現挫折,無法展現改變的效能。
小組深度團體分享,充分理解個人特質與工作角色的關係
然而, 要建立關係,除了專業素養外 ,個人特質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下午的討論即以分析學員 「多元智慧量表」開始, 小組成員分享個人在「肢體」、 「語言」、「邏輯」 、「數字」 、 「空間」、「音樂」、 「人際」能力的排序,講師為 一一分析,對應每人分享的工作現況與困境。 突然間學員發現, 原來自己陷入的困境、 與個案間的隔閡, 正是因為沒有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優勢,並且 善加運用在服務上, 致使長期無法緩解,其實問題並非無解,而是沒有找對方法。
學員回饋CCSA課程使其能充電,獲得能量再出發
學員對於整體活動滿意度為4.5分,課程學習收穫達3.7分,而其自評在課後持續擔任專業助人工作者 的意願平均也提高 2 .2分, 顯示 本次工作坊預期效益的達成。 活動最後, CCSA 準備向日葵贈予學員,期勉大家可以面向陽光, 看見自己與 個案的優勢,勇往直前而不放棄,將最適合自己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持續在助人的道路上前進。(CCSA社工部/張素菁 方案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