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足畫家廖瑞金伉儷見證 鼓舞安琪兒少女學員

看不到缺陷帶給瑞金自卑感,他大方 、開朗與自信,深深感動了在座的每位成員

本會(CCSA)推動  Eduard Spranger「教育愛」 理念,為幫助失家兒少重建健康的身心。8月16日於高雄安琪兒家園,邀請曾是 屏東縣信望愛育幼院院生 ─足畫家 廖瑞金先生 , 藉其自身的生命故事激勵少女 ,使他們看見「 不完美的生命,仍有無限的可能!」

 

起先以影片開場,介紹廖瑞金的生活故事,也呈現他私底下真摯幽默的一面。 自小在育幼院成長,三歲時罹患日本腦炎,導致肢體多重障礙,顏面神經及語言功能全失;然而,經由本會 ( CCSA ) 洪錦芳秘書長啟蒙多元學習,繼而為延攬師資教他習畫,如今,我們看不到缺陷帶給瑞金自卑感,他大方 、開朗與自信,深深感動了在座的每位成員。

 

擔任口譯的妻子─吳芙妤小姐表示,與瑞金是在台灣師範大學打桌球認識 ,兩人交往時,女方的家人十分反對,經過二人長期努力,八年後終於得到認同 ,攜手步入禮堂。 芙妤 覺得嫁給瑞金是她一生 最幸福的事,她說:「瑞金 一直在找尋一個生命中的家, 我告訴他 :我就是你的家 。」現場 ,廖瑞金賢伉儷默契十足、甜蜜的模樣,羨煞不少旁人!

 


20年前啟蒙瑞金的洪錦芳秘書長,鼓勵少女:「不放棄自己,就有一片天空」

 

 


廖瑞金先生在現場以腳趾開啟寶特瓶喝水

 

分享中,他總帶著微笑與學員互動,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請每個人舉起雙手並彎曲十指說 :「對我而言 ,僵硬的手指已無法活動自如 ,但我沒有放棄上帝所賜的天賦 ,我的腳比任何人靈活,可以做任何事 ;我的心是健全的,對自己有信心 ,大家可以做的 ,我一樣可以做得到 ,沒有難倒我的 !」他的信仰,實踐對生命的熱愛。

 

廖瑞金先生表達感謝在成長過程中的許多恩師, 加上對夢想的憧憬與 堅持,從18歲開始,以「 足 」習畫,加入 國際口足繪畫協會,現場可以看到廖瑞金先生用 雙腳舉起調色板作畫的逗趣模樣 , 少女們也被邀約到台前練習用腳畫圖,體驗瑞金的繪圖方式。

 

足畫家-廖瑞金先生用腳示範油畫

 

 

廖瑞金先生分享作品

 

此次,是應兒童局專案之邀,而他的足跡也遍及台灣的許多校園或扶輪社團…以逆轉勝的生命經驗分享,鼓舞他人。最後廖瑞金展示他所愛的二幅作品,象徵美麗愛情: 「海豚的喜悅」和 「永恆的愛」畫作;告訴在場少女們 :不要放棄自己,並追逐夢想,殘缺的生命雖不完整,但幸福是可追尋創造的!(CCSA南區工作站/陳珮琦 社工專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