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被梳開的結,被留住的溫度|小佳的故事

在陪伴與支持中,慢慢將生活的困結梳開,從依賴到自立,學會規劃、工作與理財,讓勇氣與自信在日常中生根,也留下溫暖的生活痕跡。

      第一次與小佳見面時,她的神情拘謹而不安,面對我的提問多半沉默不語,像是對未來也對自己都沒有信心,那份麻木,讓我感受到一個剛滿十九歲的女孩,正努力在脆弱與現實之間掙扎。

      離開機構後,小佳搬進CCSA自立宿舍,剛入住時,她的生活步調非常規律,每天準時上班下班,認真地在帳簿上記錄每一筆收支,把收據整齊貼好,她雖然個性內向、慢熱,卻對生活充滿責任感,凡事都希望「努力做到最好」,這樣的特質讓她在工作與生活上展現穩定與自我要求,也成為支撐她的重要力量。

▲小佳在生輔員指導下製作蝦仁蛋炒飯

▲原本不會煮飯的小佳為自己準備一桌好料理

      不過,獨立生活不只是金錢管理,還包含許多瑣碎卻真實的挑戰,例如煮飯、洗衣、打掃,甚至是處理長期未修剪而打結的頭髮,我記得那天,生輔員與其他宿生圍在她身邊,一邊聊天一邊幫她慢慢梳理,那場「打結行動」不只是生活協助,更像是一種象徵,代表她過去的困難與緊繃,也在那一刻被溫柔地鬆開。雖然小佳常因工作時間無法參加團體活動,但生輔員總會幫她留下一個保鮮盒,那個盒子裡裝的不只是飯菜,更是一份「有人在等妳」的溫度,每當我看見那個盒子靜靜放在桌上,都會想起,自立不代表孤單,陪伴有時是一種默默的等待。

      在服務過程中,我看見小佳從「什麼都要問」到「開始嘗試自己解決」,過去她習慣依賴他人的意見,遇到問題就急著尋求幫助;現在,她會先思考,甚至主動說:「我先試試看,如果不行再麻煩妳。」這份自信與成熟是她反覆練習、跌倒再站起的結果,她學會在困難中不逃避,以行動證明自己有能力處理生活的挑戰。她的時間觀念也進步許多,以前常因估錯交通時間而遲到,現在不僅準時,還會主動告訴我:「我可能會晚10分鐘,因為火車誤點。」這樣的小細節,是成長最真實的印記。

      今年五月,小佳在男友的介紹下從事園藝工作,這份工作讓她感到安心,也帶來成就感,她表示自己很喜歡那裡的環境,喜歡每天與植物相處的節奏,能在自然中專注完成工作,讓她覺得踏實。她帶著那本記帳簿、一份穩定的收入,以及願意繼續學習的心,持續規劃自己的生活。如今,她已穩定工作超過三個月,除了固定儲蓄外,她也開始接觸理財投資,主動與我討論ETF與基金的差異,那不只是理財的起點,更是她為未來規劃、投資自己的象徵。

      為了工作方便,小佳已經剪去那頭長髮,也擺脫了生活裡更多的麻煩,她笑著說,現在身邊還是有人幫她「梳頭」,唯一的差別是,頭髮不再打結,就像她的生活一樣。有時我仍會想起那個保鮮盒,它象徵著關懷、信任與連結,如今或許不再有人需要幫她留飯,但我相信,小佳已經學會為自己準備下一份溫飽,也讓「被梳開的結」成為她人生裡,被留住的溫度。(CCSA桃園工作站/賴毓萱社工專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