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只有我能定義我自己-芋頭的故事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穫,但每一次收穫都必須努力」

約定好時間,騎著機車來到協會,從電梯走出來,總是戴著鴨舌帽,乾淨俐落、帥氣十足的打扮,熱情地與社工打招呼,這是每次來到協會帶給大家正面能量的少年-芋頭。

看起來陽光、善解人意的他,其實過去也曾辛苦且迷失方向,從小在花蓮育幼院長大,生活近13年的時間,度過了懵懂無知快樂的生活。漸漸長大後,開始學習獨輪車、吉他,也養成打籃球運動的習慣,但也開始了解到社會的現實。在校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的芋頭,一次的不同縣市聯合模擬考中,排名不如預期,感到錯愕和受挫,總認為自己成績好理所當然,也自認聰明,這次的經驗讓他發現,原來優秀的人大有人在,自我心態與能力不足需要好好調整。

長大之後考上台中的大學,為能增加收入,大一時積極投入餐廳的打工,認為可以兩者兼顧的他,卻因時間分配比重而失衡,導致成績下滑許多,也因為這樣的經驗讓他重新思考,未來生涯規劃是需要從現在奠定基礎,把書讀好很重要,告訴自己不要本末倒置,工讀僅是讓自己就學時維持基本生活所需,所以他選擇辭去餐廳的工作,找了可以自己安排時間的外送工作,專心在課業之餘也能有收入。

芋頭雖然遇到這些挫敗的經驗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更努力地充實自己,課業上不斷精進,遇到不懂的部分勇敢提問,與同學討論或是向老師請教,除了參與籃球系隊獲得佳績,學業成績進步爭取獎學金,打工更是得心應手,現在大三的他,看起來更加成熟穩重,給自己訂下的目標努力實踐,常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也鼓勵大家,「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穫,但每一次收穫都必須努力」,期許他的未來更加閃耀,生活踏實且美好。(CCSA中區工作站/楊婷安 社工專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