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命運逆轉勝最佳範本—小君的故事

媽媽在她12歲時因身體衰弱撒手人寰,她很小就學著以姊代母照顧妹妹,要煮飯、張羅家裡大小事,更要記得每月繳付水電、瓦斯費…

命運對某些人來講,是越挫越勇的寫照,是活出自己的一面鏡子;這對幼年嚐盡各種不堪境遇的小君,是最好的詮釋!

看著小君以刻苦自勵的學習,如今成為國立大學金融所畢業的碩士高材生,不久之前還因成績優異,作海外交換留學生,加以年年申請獎學金等優秀表現,很難與她幼年遭受家暴、頻頻受到社福單位社工的關注,猶如八點檔連續劇情節聯想…

破碎的家庭結構,與新聞事件中的人倫慘劇一幕幕在小君的生命歷程上演,聞之讓人不捨,而今小君談起這些過往有如一個個故事,語氣中有不甘有憤怒,卻更多了淡然,讓人由衷佩服這一年輕女孩的韌性與力爭上游的生命力!

小君的家,如戲劇中描寫兩家世代的征戰,也是親人與家族間的糾葛,更多血緣與教育、文化隔閡造成的苦果。媽媽在她12歲時因身體衰弱撒手人寰,她很小就學著以姊代母照顧妹妹,要煮飯、張羅家裡大小事,更要記得每月繳付水電、瓦斯費…

她感慨的說,媽媽應是產後憂鬱症,生了妹妹常心情不好酗酒,爸爸也常因心情狀況不佳、打媽媽出氣,連隔壁鄰居都看不過去報警;媽媽走後,爸爸就常藉著酒意爆打她和妹妹,聰明的她努力考上高職,白天到律師事務所與金融機構上班,晚上要遷就爸爸對她的期望「家境不好不用讀太多書、應該要幫忙賺錢」,當下覺得氣餒,但她把這份不平化為力量,更從律師事務所了解法律,讓她日後可擺脫父親對她的親情枷鎖,以「脫離監護人官司」為自己及妹妹取得自由之身,在經濟與法律上同得自由!

她也非常感慨當年搬住奶奶家,靠近剝皮寮的不堪往事,父親很少給她經濟支援,她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後來又打工,回家總是很晚,拖著疲倦身軀,一路還有怪叔叔跟著,讓她受盡委屈驚恐,還要自我安慰鼓舞﹔而當親戚知道她有了收入、也想分杯羹...,她的年少青春就是一路擔心受怕,還要自立自強渡過!

回顧以往,幸好還有個疼她的外婆,只要她回三重外婆家,總會塞錢給她,還煮一桌好菜,用美食溫暖她的心、陪她走過家庭破碎與不堪,也親見她所受的痛苦。

外婆用行動支持她,鼓勵她受教育,陪她出庭、陪她參與改變命運的過程! 外婆對小君如同「精神堡壘」與生命的重要支持,她最難忘的是每次去外婆家:「兩手空空去、回來滿滿兩大袋」,裡面盛裝的不只是對孫女的關愛,更是一份永難回報的疼惜!

小君經歷了這麼多,她叨叨絮絮,永遠掛念著外婆的好,在生命磨難中有了外婆,就像看到生命的曙光,讓她可以堅持奮鬥下去!

小君為此努力不懈,她現在是CCSA的青年Mentor,她想把對生命的熱愛與對外婆的感謝,轉換為台灣機構中的失家兒,感同身受地貢獻更多心力!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