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疫情打不倒的自立少年—阿凱

「努力充實自己,就是現階段最好的投資,也能改變自己的未來。」

「努力充實自己,就是現階段最好的投資,也能改變自己的未來。」阿凱用這句話總結他對於投資的看法。接受社工的邀請,阿凱在自立工坊擔任少年講師,前往法院向其他青少年分享成長歷程、自立故事,以及自己的儲蓄理財經驗。看見講演時那種有把握卻不過份驕傲的姿態,我知道這是他一路嘗試不懈、多元學習、自律錘鍊累積而來,有踏實感的自信心。

阿凱成長過程中,雙親教養職能並不穩定,自童年起被安置,與家人聚少離多,居住在機構期間又經歷了父母相繼病逝。離院自立後,雖然有兄長可以聯繫,但生活上還是需要凡事靠自己打拚。阿凱對於原生家庭的不圓滿鮮少抱怨,言談中偶爾流露對家人的思念、逢年過節與親人互動時的喜悅,也能肯定生命經驗對自己的正向意義:正是因為照顧者給予的支持較少,讓他從小養成自立自強的特質。

國中、高職時期,阿凱不喜枯燥的學科課業,加上個性活潑好動,在學校與機構偶爾闖禍、與他人起衝突,但阿凱總是能自我反省、調整,時至今日,當年的師長與同儕都還是喜愛著海派、大方、爽朗的他,顯見人際關係良好。雖然不擅「主流」的考試升學,阿凱從未停止培養多元技能,透過職場實習,以及機構和捐助人的安排,學習樂器、影視媒體等才藝與實務專長;他甚至為了想學習平面與網頁設計,親自登門向業界職人拜師學藝,用打工儲蓄付費地向專業人士尋求指導。

如今還是大學生的阿凱,為了生計,已將近6年沒停止過工作,在傳產、金融、電子、娛樂、觀光等產業都從事過,雖然受限年齡與學歷,從業以基層職務為主,但每一次的轉職都是因為尋獲待遇更佳、更有發展性的就業機會。因為反應快、學習能力與工作態度俱佳,不僅總是能受到雇主或主管的肯定,也數次經歷客戶或夥伴廠商提供更優渥的條件「挖角」,而這些歷練又豐富了他的眼界、技能與人脈。阿凱半工半讀之餘,也返回前機構參加活動陪伴院生,定期在曾捐助他的社福團體擔任志工,也是本會Mentor講師,巡迴安置機構、地方法院等場合分享自立經驗,懷有回饋心志,希望帶給學弟妹鼓勵和啟發。

去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阿凱的公司迫於經營困難,連續兩個月放了不少無薪假。當時他仍有房租及車貸、補習費、3C產品分期等帳單要繳,經濟壓力遽增,透過過往儲蓄的獎學金,搭配馬上找尋兼職工作以及省吃儉用,才度過困境。今年本土疫情升溫,我關心他目前工作與生計是否受到影響;阿凱告知在目前的公司中,老闆看上他多才多藝、應對能力佳,大力運用他作支援人力縮減的各個事業部門,在門市、產線、後勤都有他能夠勝任的工作,因此目前被減班的幅度相對較小。在我眼中,阿凱日益展現的不僅是競爭力,更是一路走來不畏挑戰的積極態度與生命韌性,使他在波濤洶湧中仍能勇敢破浪前進!(CCSA北區工作站/李傳恩社工師)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