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勇於挑戰,跨出障礙-小湖的故事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開口請你幫忙?」剎那間我才知道她不是不願意講,而是害怕講錯被罵

原第一次與小湖的碰面應該是在學校,到了學校卻撲了空,輔導主任說「這孩子已經很久沒來學校了,諮商斷斷續續做難有成效」。我與個管社工直奔租屋處與其會面。見到小湖時,她除了錯愕應該還是錯愕,就好像做壞事被逮到的小女孩,拼命的說著:「抱歉,我明天真的會去,直到學期末」。

而就在小湖正式踏入自立服務方案後,社工後續的每一天都在接學校老師的電話,除了抱怨她又不上課,就是訴苦她狀態不好,花好長一段時間,跟小湖建立關係,想瞭解她拒/懼學的原因是什麼,初會談時她只是沉默,什麼話也不說光哭,幾次陪伴後,她擠出了句:「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開口請你幫忙?」剎那間我才知道她不是不願意講,而是害怕講錯被罵,所以選擇不講。

我連忙的關懷邀請她說說任何她想分享的,小湖初分享時說,眼淚也劈哩啪啦的掉,主訴「課業繁重壓得她喘不過氣,又礙於學雜費皆由善心人士補助,壓根不敢提及轉科,讀自己興趣相關科系;與友人合租公寓,經濟出現狀況,頻頻積欠租金無法繳納」,因著小湖的重情義,將所有積蓄都投入於提供友人三餐伙食費」,三個月下來讓小湖倍感壓力,認為先有錢比讀書還要重要。

社工了解後開始著手與其討論,轉科、安頓住所、經濟扶助及【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全聯幸福手推車-公益福利卡】的連結到位後,還是見小湖上課三天就一天休息,理由是「不適應新班級、新班導、新同學」,此時的她還停留在將所有過錯都指向他人的階段,「我沒上課班導師在全班面前要我休學、同學都用異樣眼光看我、轉科好像也沒比較好」,我知道除了外在因素的排除,有更多是來自小湖內在的自卑、焦慮及擔心,每每會談總嚷嚷著「好想改變,卻總是改變不了」,後來的幾天我陪著她進校門,做為橋樑與導師溝通,至此真的未再見其遲到早退或無故曠課,且笑容越來越多,與同儕間的相處也變得和樂,小湖身邊開始有朋友了,她變得喜歡上課了,從一週只到課一天的她,開始天天上課,甚至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在自立宿舍準備好中餐,帶到學校微波食用,下課回宿舍便著手準備晚餐,週末還會為自己安排其他課程充實自我。

看著小湖的轉變,再次鼓舞她嘗試向外拓展人際關係,改善她口中念著的「人群恐懼症」,一直都相信她能做到,而我最常跟她說的話是:「別擔心!無論如何我都在」這話好似她的安定丸,她也總能被我說服,挑戰那些她從不敢嘗試的事,而我只是靜靜地陪著,去看她未曾看過的世界,她從不敢表達,到學習表達她的需要、計畫及蛻變,甚至不用社工督促,便能自省、自覺及自發,從被動的一問一答,到現在已能主動分享「我又報名了什麼活動了哦、我今天在學校如何、我計畫做些事,社工看法是什麼」等。

正式開學後,社工原有些擔心開學第一天,小湖不知道會不會賴在宿舍沒上學,看來真的是社工過度焦慮了,小湖一大早就起床準備上學,我知道她真的想穩定,也想做出改變了。服務小湖的9個多月來,看著她成長與蛻變,很是欣慰。雖然偶爾她還是擺著一張臉,看似與自己的情緒過不去,但我相信她已經更勇敢及智慧,面對往後的生活與瓶頸,也懂得哪裡有資源可以運用及求助,並用著她的開朗、樂觀且靦腆的笑容迎刃而解。(CCSA東區工作站/施佳瑩 社工專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