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全聯幸福手推車計畫 陪伴少年漫漫自立路

「可能頹廢也是有限度的,有一天覺得夠了,就突然想從床上爬起來。」

阿斌從小就在育幼院裡生活,因為自從出生後他便不知爸爸是誰,而媽媽又在他幼稚園時離家,當時唯一的親人外婆也已經年邁、無法負起照顧阿斌和弟弟的重擔。阿斌與CCSA的故事要從他離開育幼院後說起——阿斌擁有一個嚮往自由的靈魂,他是從育幼院中逃跑的,起初沒地方可住、只能睡在廢墟,後來政府社工為他連結本會自立宿舍,才終於有短期的住所,阿斌也繼續了未完成的學業。原以為能由此慢慢走向穩定,但阿斌說自己突然搞不懂活著的目標,於是他開始成天翹課、待在宿舍玩遊戲;直到住宿期滿了,他都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

誰都沒有想到,搬出去後阿斌自己找到了一份正職、甚至通過了試用期,展開了在社區獨立租屋的生活。阿斌學會為生活精打細算,玩遊戲逐漸減少「課金」(遊戲內消費);也是從這時候起,每個月他都會定時詢問:「社工,可以帶我去全聯嗎?」,他總是挑選固定的幾樣食材並以此度過當月下旬。

在前往全聯購物的路程中,阿斌常邊走邊跟社工分享最近正在為了什麼存錢,生活中持續有目標存在;因為社工實在太好奇他從宿舍出來後的心路歷程,便詢問了他,阿斌說:「可能頹廢也是有限度的,有一天覺得夠了,就突然想從床上爬起來。」還好當時身邊的人都有無限的耐心,願意陪他等到這一天。

 


▲阿斌用每月500元的額度採購食材

 

某一次社工又與阿斌在全聯採購時,他推著手推車,眼睛盯著貨架,突然跟社工提起了兒時的回憶──他說自己剛住進育幼院時,阿姨曾經來看過他幾次,後來便沒見到了;再之後就是收到媽媽過世的消息。這是阿斌第一次跟社工分享他的原生家庭,平常面對面說話時,我們總是談著阿斌的當下和未來,怎麼過活、該往哪裡走;我們不曾談及過去,過去卻在阿斌的自立路看似漸趨穩定時──在這樣一個不會被看透眼底情緒的時刻──從壓抑許久的內心深處湧現。阿斌提到最近在想「會不會媽媽其實有留下東西給他呢?」他也很想知道其他家人現在過得如何、是否還住在以前他曾待過的那個家。

於是隔一次的會面,社工決定和阿斌約在一間附近有戶政事務所的全聯。那天,阿斌第一次申請戶籍謄本,和社工一起研究家族的搬遷歷史,也發現媽媽未滿20歲就生了自己,阿斌甚至試著站在媽媽的立場思考,他覺得在那個年代,如此年輕就未婚懷孕想必要面對來自社會大眾不接受的目光,生活一定也不容易。

結束後社工照舊陪同阿斌至全聯採購,社工從後面看阿斌推著手推車,想起稍早他說:「弟弟被國外家庭收養喔?不會想去打擾,他過得好就好」;阿斌的背影看起來很堅定,但社工知道,孤獨感是每位自立少年都必然感受過、也須學習面對的;在許多難眠的夜晚,他們或許會因想起生命中已沒有能依靠的家人而輾轉反側,但隔天一早醒來,仍要繼續自己做菜、吃飯、安排一天行程──即使在這個富足進步的年代,阿斌一路走來仍充滿著艱辛不易。

 


▲阿斌在貨架間推著手推車挑選的背影

 

最近,阿斌有了復學的念頭,社工計劃直接與他約在學校,辦完入學程序後再至附近的全聯。阿斌從嚮往自由到體會過「極致」的自由,在回歸現實後,開始探求過往與內在,最終重新正視自己的將來。這段跌跌撞撞的摸索過程,感謝「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全聯幸福手推車」持續陪伴,透過公益福利卡讓少年得以採購健康生鮮食材與生活用品,從中練習控管財務、邁向更實際的生活;全聯無處不在的特性,也為社工與少年搭建會面的橋梁,讓少年能邊推著手推車、自然且真實地向社工吐露心聲,也讓社工得以提供更便利的服務,陪少年走到這寬廣世界的更多地方、去看不一樣的風景。(CCSA北區工作站/周憓鈺社工專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