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個自小講話低著頭、眼睛不敢看人的內向害羞小孩;現在卻是屏東空軍基地的氣象士,不僅大聲開口報氣象,而且兩眼有神、堆滿笑容。
他自幼父母離異,在母親生病就醫後,因無人照顧而離開家住進安置機構。懵懂年紀,每天不愛讀書,只喜歡泡網咖;然而如今的他卻是相貌端正、謙遜有禮的國軍士官,不僅正在讀大專,未來還希望能考研究所!
他是阿中,所有過去認識他的人都說:「你變好多喔!」的確,他真是變得不一樣了,過去的內向怯懦,如今卻是正向積極,為自己的生涯規劃訂下清楚的方向與目標。然而,是甚麼樣的機緣,讓他搖身一變?又是何種震撼,讓他重新認識自己的人生,規劃生涯?他笑笑說:「如果重回十七歲,我一定不要像當年那樣玩網咖、打電動,時間浪費掉了,很可惜!」
▲穿著紅色運動服(右)的阿中,一直是個害羞的男孩
父母離異 茫然成長
十五歲時,阿中在母親躁鬱症無力照顧他的情況下,被社會局安排住進中途之家。正值少年的他,內向羞怯、緘默不語,來到安置機構後,唯一引起他興趣的,便是偷溜到網咖,沉浸在網路遊戲中。唯有在遊戲中,他才享受與他人組隊,冒險犯難的闖關、一同前進的快感。
「但是,零用錢花完了,就回去了!」他笑笑表示,那時候甚麼都不在乎,既不愛讀書,也沒甚麼特別的想法,而且沒甚麼朋友,唯一有興趣就是去網咖,因為在遊戲中也不需要說話,往往打到身上錢都花玩了,只好回去睡覺。
這樣的沉迷,讓他的高中一年級,因為翹課缺席而致品行分數不及格,只得被退學。然而即使轉學至另一間高中,他依然故我,照樣翹課、照樣泡網咖,當然最後也照樣再被退學,他只得再轉學至另一所學校,重新開始。
阿中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離異,從他有記憶開始,便沒有父親的印象。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孤身成長。他說:「我母親都沒甚麼管我,也沒教我甚麼生活上的事,所以很多事我都不懂。」因此,即便高一再被留級兩次,他也不置可否,雖然整整落後同齡同學二年的時光,但對於未來,他依然說不出有何想法,更不知自己該怎麼做?心裡想的還是電腦遊戲。
「你至少將高中讀完。」機構社工建議,高中學歷必須拿到。阿中依然是低著頭不說話,或許是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回應方式,他不知該怎麼表達,尤其高中所讀的電機科,他一點興趣都沒有,但在機構的角度,這是對他最好的安排,他只得勉強應付地讀著,好不容易,終於熬到高中畢業,拿到學歷。
學習自立 建立眼光
高中畢業就必須離開安置機構了,但他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中途之家將他推薦給專門幫助失家兒學習自立的本會(CCSA),繼而提供他住宿,他總算暫時有了棲身之所,並有生活輔導員照顧起居,關心自立發展。不久,社工鼓勵與安排他參加大學指考,竟也考上正修科技大學,但日間部學費高,母親說沒錢,他只得轉而讀夜間部。只不過,讀了半學期,他又萌生退意,準備打道回府。
「大一的學分很重要,很多通識課程,如果學分沒拿到,你又白浪費時間了!」CCSA裡一位輔導大哥彭頌年婉言提醒他,阿中初時並不怎麼聽得進去,然而頌年輔導總是耐心地陪他跑步,分享心情,漸漸讓他打開心田,願意多聽聽頌年大哥的建議。然而,讀完大一就休學的話,未來要做甚麼?去打工嗎?去重考嗎?他一點主意也沒有,眼前他讀甚麼都沒興趣,對於未來更是不知所措。
▲在CCSA自立宿舍時,分擔家事(左),學習自立
「依你的個性,不如去當志願士兵吧!當兵生活較安定,也很適合你順服命令的個性。」頌年輔導對他觀察入微,深覺他這內向寡言的個性,在軍隊中一板一眼的磨練,似乎很適合他。
阿中從未想過這條路,但也沒有強烈抗拒,只不過要當志願士兵,還是有基本的考試,首先智力測驗必須及格過關,其次,三千公尺跑步必須在十分鐘內完成。這雖不是困難的測驗,但對於阿中來說,總是壓力一樁,他說:「還好這位輔導大哥很懂我,他知道我的個性,所以陪著我練習寫考古題,遇到我不會的題目,他也很耐心地教我,其他時間也陪我練習跑步,在標準範圍內能順利完成。」
阿中口裡的頌年大哥,也是軍旅退役,熟悉軍中生活,也覺得軍中穩定規律的生活對阿中是很好的操練。因此在他積極鼓勵與陪伴下,果然,阿中的兩項測驗都順利過關,正式踏入軍旅生涯。不過,想當然耳,還有下一個難關正等著他,軍隊嚴格的訓練,他將如何面對?
(未完,待續)
(採訪報導/總會社資部主任 邵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