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A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每年在2月28日召開。全台各地的育幼院主管踴躍出席,更有的從金門、屏東、高雄等地 風塵僕僕、遠道而來,為的就是把握彼此交流機會,既有學習成長,又可分享發聲。
兒童局 張秀鴛 局長也在百忙中 蒞臨致詞,參與 至下午 專題座談後才離去,張局長表達對 CCSA 及團體會員,同為 失家兒謀求福祉的辛勞與堅持,給予肯定和感謝。而透過 CCSA社工部、研發部 與 培立家園等的工作報告,大家可以深度瞭解本會 101年度 個案與 方案服務項目、經費決算,且卓有成效,以及 102年度工作計劃、逾 6千萬元的預算需求,都在與會主任、院長肯定下,順利議決通過。
中午時分,我們安排由 晴美自助餐提供外送的簡餐 ( 蘑菇青豆、炒米粉、綠豆湯…等),多時蔬、少油膩,竟讓習慣食用大鍋飯的機構夥伴們,讚不絕口;而平日大家難得聚敘,此刻真誠交誼,氣氛輕鬆自在,都令人愉悅感動。下午,專題座談一:「全國兒少安置體系-自立服務概況與發展」,邀請 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的鄭予靜主任,分享在院試行自立生活的三階段,俱見其中用心;高雄六龜山地育幼院的 楊子江院長則講述讓院生實踐獨立生活- 微型創業經驗,引人驚艷矚目,而家扶基金會附設大同育幼院的黃劍峯院長以其落實中繼家庭、及院外租舍、扶助自立…說明少年「設立目標、體驗圓夢」的重要;本會洪錦芳秘書長也談到自立是當今 家庭與社會 極需重視的課題,而 失家孩子一旦進入 育幼院,宜及早為其將來自立作準備,我們也會因為思考如何幫助孩子而更有智慧。
後續的 交流提問中,楊子江院長回應”經營自立生活的甘苦談”:「要付出很多時間、精神、耐心和信心,因為你帶的不是產品,而是有生命,且需要關心的孩子。」林瑜珍執行長也分享:「重要的是在孩子身上看見需要,當他們進入 陳綢少年家園時,就必須開始學習適應自立。」最後,兒童局張秀鴛局長 總結:「現在安置機構都具有系統觀與邏輯思考,就是 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學習,而 CCSA作到最後的把關與驗證,相信全國的 120個 安置機構將會成長得更快。未來的評鑑制度也會因應改變,第一是 加重自立服務分數,促使機構要朝這方面規劃,第二是自立生活的補助,將提供 職訓與生活補助,機構要很紮實幫助孩子,他們才有能力申請到職訓機會與補助。」
之後,在專題座談二:「全國兒少安置機構-業務評鑑 之修訂研擬」,王燦槐教授提出:「評鑑標準不應放在設備,而是以機構裡最差的孩子,被提升到哪裡來當標準。」本會洪錦芳秘書長則以機構要能 「找到價值、找到方向」 來回應;「評鑑制度引導台灣安置機構的發展,安置機構的發展則影響弱勢孩子的未來及社會的未來安定與否。」
綜上,這一次會員大會內涵與成果豐碩,不僅達到自立經驗分享與多元意見交流,最終大家共識,將由自荐或推舉委員,持續進行焦點座談,以建立合宜的評鑑機制;CCSA更要由衷感謝每一團體會員的支持鼓舞,開闊視野,重新得力!(CCSA資源發展部/周美芬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