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記桃園工作站自立工坊-戀愛求生術

從一開始趴在桌上、臉寫著「厭世」,到後踴躍發言,轉變不僅明顯,更讓大家感受到:原來,學習性教育其實可以這麼有趣、這麼真實。

本會3月22日(六)在桃區工作站舉辦今年第一場【自立工坊】,邀請江欣怡心理師與6位青少年、1位社工及2位生輔員,一同進行一場以「戀愛求生術」為主題的性教育團體課程。活動一開始便面臨挑戰,其中一位成員小古在看到前測題目時皺起眉頭,直接脫口而出:「這關我什麼事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幾個小時後,他不僅轉變態度,更成為團體中最投入、最活躍的成員之一!


▲心理師自我介紹

在心理師幽默且專業的引導下,大家逐漸卸下心防,從選情緒牌卡表達當下心情、分享自己的名字與年齡開始,氣氛逐漸熱絡起來。小余表示自己「呼吸順暢、身體輕飄飄」,顯示他對活動感到放鬆,而小庭則坦言因為大家不熟有些尷尬,小古則挑選了「無聊」,還強調「叫我全名就好,叫後兩個字很噁心」,語氣雖有些抗拒,但其實已經偷偷參與了第一步。

為了炒熱氣氛,心理師帶來了名字小遊戲,一開始大家彼此陌生,叫名叫得結結巴巴,沒想到後來不僅叫得快,還開始彼此「捉弄」來增加趣味,團體氛圍瞬間升溫!


▲選擇情緒牌卡

進入活動高潮——性教育桌遊「塞可斯」登場!藍色知識卡、紅色命運卡、綠色情境題與黃色技能卡輪番上場,讓參加者一邊玩遊戲、一邊學習實用的性知識。從威而鋼的真實用途(竟然是心血管藥物!)到如何分辨事前與事後避孕藥、以及月亮杯、飛機杯的大解密,都讓大家驚呼連連。小古一開始把月亮杯當成自慰用品,後來才知道搞混了飛機杯,也因為這個小插曲,笑聲與學習並存,氣氛更加輕鬆。

不只學知識,這堂課更鼓勵大家探討生活中的難題:如果喜歡的人想發生關係,但自己還沒準備好,該怎麼拒絕?成員們在心理師引導下討論想法、表達情緒,建立更健康的關係觀。


▲介紹月亮杯

令人驚喜的是,小古在短短一場活動中大轉變,從一開始趴在桌上、臉寫著「厭世」,到後來主動分享點心、踴躍發言,轉變不僅明顯,更讓大家感受到:原來,學習性教育其實可以這麼有趣、這麼真實。


▲塞可斯桌遊比拚中

這不只是一場性教育課程,更是一個讓青少年重新認識自己、彼此連結、理解性健康的過程,當我們願意打開空間、以同理與尊重面對性議題,就會發現原來談性不是「害羞」或「尷尬」,而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CCSA桃園工作站/周湘庭 社工督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